劍如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7章 招供,玄清衛,劍如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了樣。
看看如今的亥下駐軍還有灘石屯軍,都是些什麼狗屁玩意兒?這些人也配自稱軍伍?爛得都發臭了。
可你要是敢整頓,那些監軍們就會跳出來大做文章,屎盆子就敢往主將身上扣。最後大家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聽之任之,混到編制輪換走人就好,何必自己給自己招不痛快呢?
唯一還算能打仗的都是各個主官的嫡系而已。長此以往,軍伍哪裡還有戰鬥力可言?
後來我們一些人決定不能就此坐以待斃。為了自己,也為了國朝,必須要有人鋌而走險,兵行險著”
時而激昂,時而憤恨。就好像在講故事,周慶一點一點的回憶起了自己的過往,其中重點是他反覆強調的三個字“不公平”。不論周慶主觀上對自己“勾結外敵”的行為做了何種好聽的掩飾,但他最初的動機應該就是“不公平”這三個字。
而真正讓周慶他們將這種心裡的憤怒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人物的確就如沈浩之前推斷的那樣,是徐宏這位兵部左侍郎。
甚至在周慶加入之前,徐宏就已經在進行一些佈置了。這些加入之前的事情周慶瞭解得並不多,只是知道一些細碎的訊息,比如說早在上一次與蠻族大戰的時候徐宏就利用最後清繳蠻族殘餘力量的機會故意漏掉了一些蠻族的主戰族群,更沒有按照當時的命令“徹底清繳”,而是留了很大一片地域出來根本沒動過。
用周慶的說法徐宏那叫“高瞻遠矚”,為後面的一系列的動作奠定了基礎。
後面的脈絡基本上就和沈浩猜測和推斷的差不多了。但也有幾個存疑的地方。
比如說整件事跨度數十年,但這數十年中按照周慶的言語所有的謀劃和指揮都是徐宏在做,沒有一次提到徐宏一直以來的上峰,如今的兵部尚書楊延嗣。
還有,在周慶的話語中馬三奎這些偽邪門修士是自己找上門來的,為的也是蠻族的藥材,而他們則是幫助和在蠻族走貨時提供一些便利以及初期的牽線搭橋而已。這和馬三奎的口供有出入。
甚至周慶根本不知道馬三奎的具體底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