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縣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6章,一刀傾情,安喜縣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厲秋風思忖之際,只聽許鷹揚接著說道:“張大人在大同轉為武官之後,每當有韃子兵襲擾,他必定請命出戰,率領官兵截殺韃子,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先前張大人逼迫大同守將出城迎敵,得罪了許多將佐。是以每當張大人要引兵出戰,這些奸賊便在背後搗鬼,不是將老弱之兵派給張大人統領,便是在張大人出戰之後,眼看著他陷入韃子兵的重圍而不肯出兵救援。盼著他被韃子在戰陣之上斬殺。即便韃子殺不了他,若是戰敗回城,主將便可以藉機以軍法將他斬首。

“若是換了別人,被上官和同僚如此坑害,只怕早已戰死沙場了。可是張大人天生便是一員猛將,雖然帶的兵馬並非精銳,又無後援,但是一旦與韃子兵接戰,他便身先士卒,大呼酣戰。手下那些老弱之兵見主將如此不顧生死,便也跟著他奮勇殺敵。如此一來,老弱之兵反倒成了精兵,每戰必勝,不過數年,張大人便從遊擊將軍升為參將,最後做了大同府的副總兵,掛兵部侍郎銜。以文官出身轉為武將,升遷又如此之快者,在我朝之中並不多見。

“先帝一向尊崇永樂皇帝,一心想要像永樂皇帝那樣率領大軍北征,犁庭掃穴,將韃子全數消滅,為子孫築牢萬世之基業。張大人在大同屢戰屢勝,逼得韃子兵不敢正視大同府,甚得先帝之歡心。何況劉閣老是張大人的老師,在朝中對他多有關照。是以張大人雖然在大同飽受上官和同僚的傾軋,卻如同中流砥柱一般屹立不倒,最後終於得以扶正,做了大同府的總兵官。

“後來先帝籌劃北征,朝廷內閣、六部和九邊重鎮的文臣武將,都以為張大人必定會得到先帝重用。誰料寧王在江西造反,兵鋒直指南京。先帝以為北征韃子之前,正好可以先帶兵與寧王交戰,一試身手。是以他不顧朝廷大臣反對,親自率領京城三大營並京城左近三十二屯官兵南下,要與寧王一較高下。其時張大人曾向先帝毛遂自薦,想要做南征大軍的先鋒官。先帝原本就有大用張大人之意,接到他的奏摺之後,正要下旨封官,孰料王守仁大人用兵如神,沒等先帝御駕親征,便即擊敗了叛軍,擒住了寧王一夥。先帝接到王守仁大人的奏摺,心下老大沒趣,只得要張大人駐守大同,自己率軍南下,要在南京接受王守仁大人獻俘。”

許鷹揚說到這裡,略停了停,接著說道:“先帝在南京校軍場演兵,先將寧王父子解了綁縛,要他們頂盔貫甲,各持兵器,與先帝交鋒。那時許某在雲飛揚大人手下效力,正逢其會。數萬大軍聚在校軍場,旌旗招展,刀槍如林。寧王父子雖然胯下有了坐騎,手中緊握兵器,可是早已嚇破了膽,哪裡敢與皇帝真刀真槍地打一架?先帝沒費絲毫力氣,便用長槍將寧王父子挑落馬下,綁得如同粽子一般,獻俘於太祖皇帝陵前。”

許鷹揚說到這裡,抬頭向大堂之外望去,嘴角浮現出一絲笑容,似乎又想起了十餘年前的往事。只聽他接著說道:“先帝擒住了寧王父子,平定了叛亂,當真是志得意滿,頗有幾分暮年宣宗皇帝擒拿漢王的風采。雖然幾位內閣大臣勸他儘早趕回京城,可是先帝不許,只在南京城內到處遊玩。後來他在泛舟之時,不小心墜入水塘,從此患病,不得不回到京城醫治。可惜先帝落水之時,涼水嗆壞了肺臟,雖然御醫全力救治,先帝還是因此駕崩。

“張大人在朝廷之中最大的倚仗便是先帝。聽說先帝駕崩,張大人痛哭流涕,如喪考妣。他知道自己在大同府為官多年,雖然甚得士卒愛戴,可是上官和同僚早已被他得罪得乾乾淨淨。六部尚書、侍郎、各司主事堂官沒能從他手中得到好處,對他也極是厭惡。若不是他軍功赫赫,又受到先帝寵信,只怕早就被革職拿問了。如今先帝駕崩,朝廷內外的死對頭必定趁機報復,稍有不慎,便有抄家滅族之危。

“張大人雖然立了許多軍功,不過他畢竟是文官出身,不似其他武將那般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元上官蒹葭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無敵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