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縣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6章,一刀傾情,安喜縣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厲秋風雖然好讀兵書,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情,聽孫光明如此一說,心下卻也是頗為所動。
孫光明道:“更奇的是雍熙北伐之後,各路兵馬死傷慘重。趙光義怒火中燒,下詔斥責大將潘美,降了他的官職。其時潘美為宋軍名將,若論起衝鋒陷陣,野戰爭鋒,其功勞尚在曹彬之上。自此之後,潘美便再也沒有驚豔之舉。而北伐諸將,大多獲罪。可是作為東路軍主帥的曹彬,雖然被貶為右驍衛上將軍,但僅僅半年之後,便復起為侍中、武寧軍節度使。淳化五年,又遷任平盧軍節度。至道三年,宋真宗趙恆即位,恢復曹彬檢校太師、同平章事之職。幾個月後,更是召回朝廷授任樞密使,成為皇帝之下的宋軍最高統帥。”
孫光明說到這裡,臉上突然現出了詭異的笑容,略停了片刻,這才接著說道:“厲大俠,你難道不以為這很奇怪麼?”
厲秋風沉吟了片刻,道:“厲某見識淺薄,對曹彬當年帶兵打仗,只是略知一二。至於雍熙北伐之後的事情,更是所知不多。今日聽孫先生這一番話,頗有茅塞頓開之感。”
孫光明道:“厲大俠過謙了。曹彬作為宋軍主帥,沒有因為兵敗而被徹底打壓,那是因為他為一個人背了黑鍋。而這個人,就是宋太宗趙光義。”
厲秋風道:“厲某在大內之中看過元人編纂的宋史,處處都是趙光義高瞻遠矚、指揮若定的記載。雍熙北伐之時,趙光義雖然坐鎮京城,對於宋遼兩軍交鋒的情形卻如同親見,籌劃甚是得當。若曹彬聽從趙光義的指揮,當不至於有歧溝關之敗。”
孫光明微微一笑,道:“韃子連字兒都認不全,能編出什麼好史書來?宋朝自太祖開國,一向尊重文人士大夫。至崖山一戰,大宋覆滅,學富五車的仁人志士幾乎盡數殉於國難,留下來的文人大多隻是一些學識淺陋的軟骨頭。這些人被元人召去編纂宋史,只會按著元人的意思胡編亂造,不只稱不上信史,連詞可達意都做不到。他們倒是弄到了一些趙光義當政時的起居注,便依著起居注來編纂史書。可是自唐太宗之後,皇帝篡改起居注已成了公開的秘密。元人以起居注為依居,自然是要對趙光義大吹法螺了。”
孫光明說到這裡,嘆了一口氣,道:“趙光義得位不正,原本就對起居注十分忌憚。他不只改了自己的起居注,連他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的起居注也一併改了,看上去像是趙匡胤早就有意將皇位傳給他一般。事實上趙匡胤一直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只不過被趙光義所害,燭光斧影,留下了千古疑案。這些事情說得遠了,咱們也不必細究。只是雍熙北伐,曹彬之敗,卻與我要找的那件東西,有極大的關聯。”
厲秋風心下一凜,暗想總算說到正題了。當即沉聲說道:“願聞其詳。”
孫光明道:“趙光義害死趙匡胤,做了大宋皇帝之後,那些大臣卻也不是傻子,不少人瞧出他得位不正。如宰相趙普等人,暗地裡對趙光義並不服氣。統兵的武將也大多是趙匡胤使出來的,對於趙光義這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皇帝都有些瞧不起。趙光義為了壓服文臣武將,便想著與遼國開戰,若是能夠取勝,這些人自然不敢再有異心。
“可是厲大俠不妨想一想,趙匡胤是馬上皇帝,先是隨著周世宗柴榮東征西討,身經百戰。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雖然沒有御駕親征,但是攻後蜀,伐北漢、滅南唐,無一不是他居中籌劃,再交由王全斌、曹彬、潘美等人執行。趙光義一直都是文臣,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他也不是莽撞之人。怎麼敢初登帝位就甘冒奇險,親征北漢不算,竟然主動向遼國挑戰?”
厲秋風道:“趙匡胤在世之時,北漢已經只剩下晉陽一座孤城,能征慣戰之將也只有楊家父子。便如同一間破房子,只要踹上一腳,整棟房子都要垮掉。趙匡胤未能將北漢降服,只是忌憚佔據幽雲十六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