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縣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千三百六十五章,一刀傾情,安喜縣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逢春一邊說話,一邊留意慕容丹硯的神情。慕容丹硯聽葉逢春如此一說,雙眉一挑,口中說道:“願聞其詳。”

葉逢春陪著笑臉說道:“是。韃子攻打扶桑的故事,在扶桑國內流傳甚廣。只是扶桑人粗鄙少文,傳說此事之時,不免添油加醋,使得此事變得極為怪誕。據說韃子出動五百萬大軍,戰船七千九百萬只,船隊鋪滿了海面,從中土一直延續至扶桑國。扶桑國的大英雄北條時宗率領九百名扶桑英雄,在天照大神的庇佑之下,力抗五百萬韃子大軍,殺得韃子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後來天照大神又降下神風,在海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將韃子乘坐的七千九百萬只戰船盡數捲入海底,滅掉了五百萬韃子兵。”

葉逢春說到這裡,慕容丹硯忍不住大搖其頭,口中說道:“荒謬!荒謬之極!韃子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是扶桑人更加不要臉。卑鄙無恥,低賤下流!呸,呸!”

葉逢春陪著笑臉說道:“穆姑娘說得甚是,扶桑人就是這樣小家子氣。在下在扶桑國住了十餘年,不只聽扶桑人傳說當年韃子東征之事,也與在扶桑國居住多年的漢人說過這段舊事。當年韃子兩次東征扶桑國,第一次東征兵馬不足,大勝之後無法為繼,又遭遇大風浪,最後不得不退回中土,死傷兵馬並不算多。而扶桑人雖然勉強守住國土,但是被韃子殺破了膽,大臣們暗地裡都在收拾金銀細軟,打算逃離扶桑避禍,扶桑國官兵也成了驚弓之鳥,人人畏戰,不敢與韃子交鋒。

“忽必烈下令第二次東征之時,雖然兵馬比第一次東征多了數倍,但是軍中大都是依附於韃子的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投降韃子的漢軍將士。這是因為純種的韃子其實人數不多,征討中土之後,各地又要留下韃子兵鎮守,如同將一把胡椒擲入河流之中,瞬間被水流衝得不見蹤影。是以忽必烈決意對扶桑國用兵之時,已是捉襟見肘,雖然知道在東征大軍中有這麼多異族將士,可以說是極大的隱患,卻也不得不如此行事。

“色目人是韃子的死黨,與韃子沒有多大區別。女真人和高麗人都是被迫臣服於韃子,對韃子並不服氣。至於投降韃子的漢軍將士,許多人都心懷故國,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依附韃子。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扶桑人起過染指中土之心,是以大唐初立,扶桑國曾經想要趁火打劫,派出大軍征討高麗,想要攻佔高麗之後,再攻入大唐。沒想到白江口一戰,大唐只派出了名不見經傳的幾位將軍,率領數萬唐軍,便將扶桑國傾國之兵打得幾乎全軍覆沒。扶桑人天性敬服強者,這一戰打得扶桑人魂飛魄散,從此再也不敢對大唐有絲毫覬覦之心,心甘情願向大唐臣服。到了唐朝末年,天下大亂,中原板蕩,按理說正是扶桑國攻打中土的最好時機。只是大唐餘威尚在,扶桑國君臣對白江口一戰兀自心有餘悸,雖然一直垂涎中土的錦繡江山,卻也不敢輕易大興刀兵。”

葉逢春說到這裡,略停了片刻,這才接著說道:“咱們漢人有一句話,叫作太平本是將軍定。要想保境安民,天下太平,須得將敵國打得跪地求饒,不可有絲毫仁慈之心。否則一旦國勢衰弱,這些蠻夷之國便會趁機作亂。遙想大唐極盛之時,若是派出一支兵馬東征,滅了扶桑國,何至於後來倭寇興起,使得大明疲於奔命?

“大唐滅亡之後,中原戰亂不休,但是扶桑國一直不敢稍有異動。到了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大宋興盛,與扶桑國多有交往。大宋以仁義治天下,扶桑國對大宋頗為敬重,兩國互派使者,商人百姓也時常來往,從來沒有興過刀兵。是以扶桑人對大宋子民頗有結納之心,宋人到扶桑國做買賣時極少遭遇刁難,許多宋人在扶桑國居往,生了子女之後也要教導他們心向故國。是以大宋和扶桑兩國井水不犯河水,結下了極深的交情。甚至大宋被遼國和金國逼迫之時,扶桑國還起過派兵助戰之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元上官蒹葭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無敵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