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縣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千七百三十一章,一刀傾情,安喜縣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厲秋風思忖之際,只聽葉逢春“咦”了一聲,口中說道:“扶桑人大多沒有姓氏,姓氏之中從來沒聽說過茅姓。莊主大人以茅為姓,葉某萬萬沒有想到。”
茅書生聽葉逢春說完之後,嘆了一口氣,口中說道:“不瞞葉大掌櫃,我家先祖乃是漢人,為了避禍不得不逃離中土,蝸居於扶桑國。只是我茅家先祖不忘出身,一直以炎黃二帝的後裔自居,不願與扶桑人這等粗鄙無行之鼠輩呼朋引類。凡是我茅家子弟,出生之後便要學說漢話,在家中也要穿戴漢人衣冠,此乃茅家祖訓,無人膽敢違抗。”
厲秋風和慕容丹硯聽茅書生如此一說,不由對視了一眼,暗想怪不得這個傢伙漢話說得如此流暢,原來他的先祖也是漢人。聽此人說話,似乎對扶桑人不屑一顧,可是他雖然以漢人自居,卻又在扶桑國朝廷做了大官。此人種種行徑,實在讓人琢磨不透。
茅書生見葉逢春和厲秋風、慕容丹硯的神情頗為古怪,猜到了三人的心思,當即正色說道:“三位來到白蓮山莊,乃是我茅家之幸,要想讓三位幫忙,自然不能有絲毫隱瞞,是以我要將茅家的來歷詳細說給三位知道,免得三位以為我有意欺瞞,另有所圖。”
葉逢春聽茅書生說完之後,微微一笑,口中說道:“莊主大人若肯坦誠相見,咱們感激不盡。葉某先敬莊主大人一杯酒,以示謝意。”
葉逢春說完之後,將酒杯端了起來。通海和尚急忙取來一盞空杯子,隨即抓起酒壺將酒杯斟滿,這才恭恭敬敬地將酒杯捧到了茅書生面前。茅書生接過酒杯,口中道了一聲謝,但是看都不看通海和尚一眼,可見平日裡他對通海和尚並不客氣。慕容丹硯見茅書生如此跋扈,心中不忿,暗想這個傢伙裝腔作勢的模樣著實讓人討厭。方才他自稱自己是漢人,我還以為他不像扶桑人那般可惡,可是此時看他的模樣,比扶桑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想來在扶桑國住得久了,茅家子弟也變得和扶桑人一模一樣,全然不講究禮儀謙讓。
慕容丹硯思忖之際,茅書生已經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他思忖了片刻,這才沉聲說道:“我聽通海大師說過,葉大掌櫃也是漢人,想來對於中土的情形頗為熟悉。不知道葉大掌櫃是否聽說過白蓮教這三個字?”
厲秋風聽茅書生說出“白蓮教”三個字,心中一凜,暗想白蓮教乃是出了名的邪教,大明立國之初,白蓮教興風作浪,一時之間風頭無倆,甚至將魔教的威風都壓了下去。據說太祖皇帝創立錦衣衛,便是為了對付白蓮教。朝廷耗費軍費千萬,前後動用兵馬數十萬,才將白蓮教盡數蕩平,不過官兵也是損兵折將,戰死、兵敗自殺和因為戰事不利被太祖皇帝下旨明正典刑的總兵官至少有七八名,軍士傷亡更是數以萬計。白蓮教被太祖皇帝鎮壓之後,教中首腦人物大多戰死或是被擒後千刀萬剮,教眾也大多被殺,僥倖未死的教眾心灰意冷,逃到漠北、西域或是嶺南躲藏,百餘年間再未作亂。茅書生突然提到白蓮教的名字,難道他的祖先便是僥倖未死的白蓮教徒,為了躲避朝廷剿殺,不得不逃到扶桑國避難麼?
厲秋風思忖之際,只聽葉逢春說道:“白蓮教的名字葉某曾經聽人說過。據說韃子佔據中原之時,白蓮教屢次興兵反抗韃子,死傷慘重,教徒與韃子誓不兩立,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始終不肯屈服。韃子視白蓮教為心腹大患,調集重兵圍剿,殺戮極其慘重,白蓮教教眾前後傷亡數十萬,最後已經無力與韃子爭鋒。其時明教崛起,與韃子連番激戰,僥倖未死的白蓮教教眾紛紛依附於明教麾下,繼續與韃子抗爭。我朝太祖皇帝英明神武,統領大軍擊敗韃子,光復漢人天下,建立大明朝。聖天子出世,中土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如白蓮教這等教派煙消雲散,不知所終。”
葉逢春說到這裡,略停了片刻,這才接著說道:“葉某十多年前來到扶桑國,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