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蒼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0章 詩冊詳解,我以詩歌斬妖除魔,君問蒼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穆與幾人交流了許久,譚偉一還留的宋穆中午一同用飯,此番交談甚歡,直到下午時分才各自心滿意足的拱手告別。
宋穆也覺得不虛此行,譚偉一這幾人,其實已經是赴考學子的一個縮影,與他們交談,無論是會試情形,還是往年解題策略,都多有收穫。
宋穆從潭宅之中出來之後,便立刻往著會館的方向而去。
回到會館,宋穆剛剛邁步進了房中,陶風明正坐在房內看著書,見到宋穆推門進來,然後立馬向著宋穆招手。
宋穆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走過去,陶風明此刻則是將手中的書頁翻轉過來,對著宋穆說道。
“文榮大儒的這本詩冊,與你來說也多有裨益,只是不知是對你的文好,還是對你的武好了。”
昨日從李墨兒那裡回來之後,宋穆便先將這本詩冊給了陶風明一觀,陶風明見到是宋文榮的真跡也是頗有詫然。
宋家文脈傳承數百年,出過十數位進士,眾多儒士流傳下來的古籍經典本是數不勝數,但因為諸位先祖履歷變動,其中大多被各處城池的登文樓閣收錄,剩下的原本存於宋氏宗祠,也在變動中流失了大半。
到後來回到石陽的宋家,所留存的祖先書冊也不過數箱,傳到宋穆手中,也就只有一兩箱書冊,大多還鏽蝕難以翻閱。
不過即使如此,宋穆也從先祖的書冊之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尤其是宋文榮的念力新法,更是令人驚喜的寶物。
因而此番這本文榮詩冊,宋穆也是給予了厚望,希冀能夠從祖輩的榮光之中,再學到一點東西來。
陶風明昨日拿過了這本冊子之後,也是潛心研讀,給宋穆做了不少關於其中的解釋判斷。
這本詩冊上的詩詞解釋,其實並不能完全代表宋文榮,其中的大多詩詞,乃是當初宋文榮在長安做官的幾年寫下的東西。
不過宋文榮畢竟是成就大儒境界的文人,這隨意所做成的詩冊內容依舊是造詣不凡,陶風明與宋穆解釋了幾首詩,宋穆也得以窺見宋家先祖的風貌。
這其中的詩詞,基本無那種無病呻吟的句子,多是表示當時朝政的事情,還有一些當時文朝發展的政策。
陶風明對這些歷史似乎頗為熟悉,每次都能為宋穆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而從其中,宋穆能夠看到一位大儒為文朝發展嘔心瀝血的成就。
當下陶風明就指著上面的一首詩,對著宋穆說道。
“這首詩裡的內容,或許對你接下來的會試有所幫助。”
“當是大儒箴言。”
宋穆當下低頭看去,輕輕的讀出了上面的句子。
“不懼雪與風,耕收夏與秋。”
“家貧田野興,人丁自可期。”
一首很簡單的五言律詩,意思也是簡單明瞭,但是從陶風明的口中卻又有了一番解釋。
“這還是仁宗在位之時,當初蜀地南疆、雲滇大片失地重新由我文朝掌控,但是有大量的田地荒廢,當初朝野便為此爭論田人之策。”
“初是提議移人種田,但是周遭區域人丁不盛,移人之策不僅僅勞民傷財,更是於民眾不願,國庫不可。”
“文榮大儒當是主張邊軍屯田,而後也用了這個策略,這幾地歷經數十年,再度繁榮,且期間國庫未有過多支出,三年不稅之期後,每年糧食、布匹、鐵器、藥草、木材供給不斷。”
宋穆聽著陶風明這麼解釋,一時間也是連連點頭,而陶風明則是看向宋穆,當下開口說道。
“會試比之院試、鄉試,更對實論倚重,且不是令你記住這等策略良方,而是記住這背後的東西。”
“背後的東西?”
宋穆當下接過這東西,仔細的看了看,細細的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