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楊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5章 留裡克可以賺奧列金也不虧,留裡克的崛起,重生的楊桃,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麥終於迎來了收穫季。
即便它來得晚,收成也很糟糕,麥子終於開始了收獲。
今年的欠收不出意料的成為現實,農民操持著自己的巨大鐮刀,他們站在田壟望著自家農田那稀稀拉拉低垂的麥穗,該是怎樣的感想?
麥穗盡數枯黃,它們成熟了,就是成果著實不多。
農民互相幫助,一批身強力壯的男人操縱巨鐮,開始成片的割斷麥稈,再以獨特的力道,連同麥稈伴隨,盡數撥到田壟一側。
緊隨其後的婦女和孩子,乃至是家中的老人,將麥子收攏起來,以麻繩打成捆,並開始向家裡搬運。
即便是是收穫基本完成了,一些婦女仍舊留在田壟,彎下腰將散落的麥穗撿起來,放進自己的藤籃。
他們自古以來不會浪費任何的麥穗,尤其是這欠收的年景,竭盡所能的不遺留任何一顆麥粒,就成了極為重要之事。
時間已經是九月中旬,冬季雖然未到,每個早晨的寒冷都在向沿湖的居民訴說著凜冬將至的現實。
恐怕這將是一個艱難的冬季,即便大家捱過了冬季,明年的春荒可怎麼辦?
即便如此,還要將糧食拿出來,放到集市上賣掉謀得一點銀幣?
各家各戶開始?清理住宅前被夯實的土地,這就是他們的打穀場,亦是兼顧曬穀的作用。
收穫的麥稈盡數扔在這裡,一家人操持著各自的木製鏈枷,開始對麥稈兇狠地敲打。
他們不得不用極大的力氣,只有如此,燕麥才能有效的脫殼。
整個歐洲種植的都是皮燕麥,它的耐寒耐旱能力都很不錯,唯獨脫殼的工作需要大力。
農夫耗費大量的汗水,紛紛完成自家的收穫。一個男人往往能照顧相當於一公頃以上的農田,就是這個產量嘛,在豐年都是一般般的。燕麥的畝產總體維持在一畝一百斤左右,一個健壯的男人,往往也能照料多達二十畝到三十畝的農田。在梅拉倫,能夠照料一個半公頃規模農田的壯漢大有人在,畢竟他們是天然能夠長得很強壯的北歐人。
農田的確是廣袤,就是他們的種植與收穫的技術都不敢恭維。
梅拉倫部族自始至終也未曾出現,如果諾夫哥羅德斯拉夫人那種傳統的,基於血緣和友情組建而成的農村社群,即近似於自然村的社群。他們本身就是漁民,實際經過了半個世紀時間的過度,梅拉倫的經濟中心越來越偏向本地區的農業種植。
部族的居民大部分已經變成了小農,傳統的捕魚在經濟中的比重正在降低。當然,今年的欠收,會逼迫著農民在未來的年景大規模捕魚。當他們開始為飢餓發愁的時候,就會感慨梅拉倫湖的饋贈。
豐年,一戶辛勤的農民照顧下的一個半公頃的農田,最多可以收穫達到兩噸半的燕麥,換算成當前北歐世界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就是6400磅!這可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一家幾口人,一年只需要1500磅的口糧,就足夠度日了。倘若農閒時節大量捕魚,他們還能進一步壓縮口糧。
這當然是豐年的資料,亦是最辛勤的小農才能達成的資料,它並不具備普遍性。
大部分的沒有債務的農戶,他們在正常年景的收穫季也能收穫近5000磅的脫殼後的燕麥。
如何使用這些糧食可是講究,首先一家人的口糧優先扣除2000磅,另有1000磅留作種糧。理論上,剩下的2000磅糧食就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掉,即便收糧食的人會把價格壓的很低,最後農戶仍能換回一磅以上的銀子。
這一切都是一種美好的幻想。
貪婪的人可不會奢望僅靠自己的勞動就能積累利益,對於梅拉倫部族的大戶人家,任何一個災荒年景,都是他們發財的盛宴吶!
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