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72 章,萬人嫌落水後,今州,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月二十九長夜,長洛的東城門、南城門都集結了重甲軍隊。

東城門外是顧氏為首的駐軍,征戰過北戎,即將趕在二月前往西而去。

南城門則是葛、嶽兩姓的混編軍隊,十五年前葛萬馳鎮南境,平亂後兵權收歸皇室,而今南境再度不平,葛家東晨再被啟用,女帝母族岳氏軍攜破軍炮相輔,將於二月初南下而去。

晉國自百年間吞併四方異國、異族之後,每隔十年左右便需一次大規模動兵,北征剛過去五年,這麼快便又需要大動干戈,既是邊境不穩,也是中樞不定。當今女帝威望易損,在位期間又一損再損,雖有功績在正史,卻有更多詆譭在野話。

深夜時分,天澤宮中,女帝高鳴興本人因親自前去收拾世家傾軋的爛攤子,壘著三排奏摺的案前空無一人。

子時一刻,身披狐裘的顧如慧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天子案前,她伸出伶仃瘦薄的手,撥動垃圾一樣在壘高的奏摺當中尋找,不多時就抽出了五封奏摺,一一翻開查閱。

其中一封論述南境。

【南境南安城匪亂漸烈,巫山族有捲土重來之勢,非異族再生首領,即異族與內賊勾連,恐裂晉南之土】

其餘四封奏摺上述西邊之亂。

【西境之中,官署連近四年不得收齊西境雜稅,地方不敬中央而敬邪魔外道,入仕輕文臣拜武將,以武為勝則勢必以武為敗,懇請中樞激文抑武,行教化之責,揚秩序之道】

【西境陽川,江湖武禍盛行,陽川上游臨陽城、下游梁鄴城最為嚴重,其中以神醫谷與千機樓為一秤兩砣,一以‘神醫’拉攏民心,一以‘聖子’蠱惑愚民,兩派前者可收歸中樞為己所用,後者拜求中樞發兵剷平】

【西境陽川之下西平河,前有顧平瀚駐兵,後又將有定北王鐵馬來襲,顧氏勢大,若以強權平息西境武禍,則斷長患而養短疾,望中樞思定後世平衡】

【西境千機樓,叛賊高鳴乾蹤跡出沒,借武林散播女帝陛下得位不正,邪派今以此賊與莫須有之‘聖子’壯其教眾,昔為小膿瘡,今為大惡瘤,陛下昔年實不該心慈手軟,今當呼叫一切御林軍,儘快私斬高鳴乾】

導致女帝當年“心慈手軟”的“罪魁禍首”此時便靜靜地看著這封奏摺。

顧如慧翻過這封特殊奏摺的背面,指尖緩慢地撫過幾圈,找到了藏在背面的暗信,那是一封上報高鳴乾行蹤的密信。

她知道顧瑾玉此行西伐,伐的內容裡便有高鳴乾。

此時親自率領御林軍,騎在馬背上的女帝高鳴世心口驟然一抽,她看了一眼皇宮的方向,還沒回過神,曜王府的大門就被一匹烈馬踹開。

那匹馬名為北望,是長洛城中最有名的千里馬,因它只載過定北王顧瑾玉。

此時北望的背上載著兩個人,顧瑾玉高大的身影前,還有一個與他面對面相靠的小小身影。

那小身板披著顧瑾玉寬大的外衣,從寬大衣袖裡垂下的一雙手白

皙得近乎慘白,襯得手的主人像是剛從地府裡撈出來的遊魂。

北望的馬蹄兇猛地踩踏過踢裂的曜王府大門,將那質地厚重的破門踩得四分五裂。

顧瑾玉一手抱著懷中人,一手控著韁繩疾馳到女帝面前急剎,在北望呼哧呼哧的熱氣中冷靜地朝女帝說話:“多謝陛下前來送別,承陛下厚望,臣此行西伐,若不平西南,絕不敢還鄉。”

高鳴世緩慢地眨過眼,眼皮上下閉合間順應了現狀:“甚好,顧卿,望你西伐順如北征,不日再攜功凱旋。”

“叩謝陛下,微臣告退。”

話音一落,顧瑾玉攬著人控馬向前,女帝抬手示意,身後御林軍為北望讓出了一條狹窄又漫長的送別路。

馬蹄踏在深夜的繁華大道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機甲學院的華夏轉學生

夜半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