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張誠當封伯,織明,蝸牛非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推崇,總是稱呼他為“元輔”、“先生”,而從不直呼其名,每每朝覲之時,也是頻繁的賜坐、賜膳,聖寵日隆,直追當初的楊嗣昌。
但是,崇禎皇帝所不知道的則是周延儒索賄之諸事。
大明首輔周延儒,在利用張溥所陳十事博得崇禎皇帝好感,從而把持朝政之後,便在利用吳昌時、董廷獻等親信,一面結交內侍,一面大肆索賄,進而加劇了大明朝政的腐敗。
然而,現在這些事情都還只是剛剛開始,不說崇禎皇帝還不知道,就連京師中的朝臣,以及那些疆臣、撫臣,再有各地方知府、知州等官,也只少數得利者才知曉。
而張誠自打穿越之後,素來就有“燒冷灶”的習慣!
兩世為人的他,自然懂得箇中的道理,若真個是財大氣粗的話,他就會在燒冷灶的同時,繼續做到老寶也押,熱門也趕。
但如今的張誠,雖說也算是家大業大,錢糧充足,且每月又是進項頗多,可他的開銷用度也是十分龐大呀。
咱且不說麾下有近三萬大軍將士,更有多少匹戰馬、騾馬要養,而且張誠麾下的宣府將士,還個個都是實兵全餉。
再者,雲州工坊更是日夜不歇,加班加點趕製著大軍所需的盔甲軍械、火銃火炮、戰車輜車,同時每日裡,還要耗費各項資財進行著無休止的改進和研發試驗。
就算手裡有云州捲菸、燒刀子、細鹽、白糖、玻璃奇貨可居,基本不愁賣,只愁生產速度跟不上,可即使是如此賺錢,也完全頂不住張誠那龐大的開銷。
而他在宣鎮之所以還能很好的維持和發展,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銀票、糧票、布票,以及銀元的被認可和廣泛使用。
或許在外人看來,張誠手裡不缺賺錢的法子,也不缺賺錢的手段,但他們卻不知道,其實這些銀、糧、布票,才是支撐張誠麾下龐大開支的基礎。
張誠在宣北起家的時候,攏共也就是不到兩萬兩的銀子,正是因為強行使用銀票與糧票,才能在初期維持住募兵和營操的開銷。
所以,張誠的銀錢都用在了刀刃之上,哪有多餘的銀錢處處打點,而“燒冷灶”就省錢多了!
畢竟他們都還處於沒有飛黃騰達的階段,有些人甚至地位和勢力,都沒有張誠強大,因此胃口也不是很大,比較容易餵飽。
“用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
這才是張誠所信奉的處事原則。
不過,這冷灶也不是那麼好燒,畢竟就算張誠是一個來自於後世的異類,但對於大明曆任首輔卻也並不盡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