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松下有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節,穿書後滿朝文武都……,松下有鶴,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楚生,誰都不知道王爺發生了什麼。
滄州傳信來時,楚生銘記這是王爺親口說過要放在首位的信,硬著頭皮走了進去,“王爺,滄州的。”
他是心腹中的心腹,這類信都不會避他,楚生跟著一起看過後,心中還想終於要行動了,卻聽王爺道了句,“不用管。”
“好,屬下……什麼?!”太過驚訝,楚生都帶出了強烈的語氣。
魏隱輕淡地掃了過來,模樣並不像失去理智,反而異常得冷靜,“我說不用管了,聽不清?”
“……聽清了。”楚生哪裡敢質問,但是王爺對滄州那位分明言聽計從,為了那位的大計什麼都可以不要了,眼下到了關鍵時候,竟然要拋下人不管了?
楚生內心震動,眼神也未掩飾好,直直地望著,被魏隱注意到了。
撩起眼皮,魏隱風輕雲淡地望向窗外,“他想要的東西,我也想要,如此簡單而已。”
如果唯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才能讓他達成所願,把她留在身邊,那他就必須去做。
事到如今,魏隱已經徹底不準備把雲姜的身份告知翁斐,因為以翁斐對女兒的愧疚感,知道她的身份後,定不會容許他做任何強迫雲姜的事。
這也是魏隱不準備再幫翁斐入主京城的原因之一。
楚生垂首,看來雍朝的這場震動,會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一封信,從長義王府傳向了滄州。三個月後,滄州前刺史翁斐,直接聯合侄兒翁朝,和附近數十郡縣的官員,興兵二十萬,以清君側的名義,從南邊一路往北攻伐。
京中坐鎮的長義王對此竟似乎視而不見,沒有點兵前去討伐逆賊,而是放任翁斐坐大。
直到翁斐的大軍攻至勄江,長義王才調了蘭城大營的八萬人馬前去阻擋,將翁斐等人攔在了勄江之外,一步也不肯再讓。
與此同時,長義王魏隱直接撕破了表面平和的假象,以數條大罪褫奪寧國公稱號,投入大獄,並將陰氏一族盡數貶為平民,男丁驅逐至北地戍守邊境,終生不得回京。
唯一有能力與其對抗的衛烈大將軍不聞不問,一心練兵,驅逐北夷,朝堂徹底變成了長義王的一言堂。
自此,長義王魏隱和滄州前刺史翁斐隔江而立,各成其勢。
偌大的雍朝霎時間一分為二,成為了南北兩國。
第51章
“陛下, 這是王爺呈上來給您批閱的奏疏。”來喜奉上奏疏的時候,深深低著頭,根本不敢看陛下臉色, 因為他知道會是怎樣的結果。
月前, 他們這批老人被長義王調回了大明宮, 來喜察覺到陛下變回了以前的陛下,但宮裡的形勢,卻大不同了。
“給我做什麼?”果不其然, 上首人冷道, “朝堂已經是他魏隱一人做主, 還需要我裝模作樣寫幾個字不成?”
來喜冷汗涔涔,對於朝中局勢,半個字也不敢評價。
已是初春回暖的時節, 偌大空曠的正殿中,依舊寒意森森。上首之人咳了幾聲, 七巧連忙走去撫背倒茶, 卻被隨手推開, “無需你們服侍。”
“怎麼,陛下覺得他們服侍得不夠盡心, 想要換人?”伴隨著低沉的話語, 一道高大身影從外邁入, 在天子身邊落座, 含笑道,“陛下不喜歡,臣這就把他們都趕走。”
來喜七巧等人,頓時跪了一地。
魏隱隨手將大氅遞給宮人,只著了絳色深衣, 腰間環佩,頭戴玉冠,儼然一副濁世貴公子模樣。
雲姜淡淡瞟他一眼,並不作答。
他又笑,撥過那些奏疏,“這些都是臣精心挑選出來的,亦做了批註,不會耗費陛下多少精力。至於陛下之言……這仍是謝氏天下,何來的魏家一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