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六十四章 逼迫,錦衣風流,大蘋果,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烏海之戰幾乎沒有任何可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兩萬韃子完全是以一種拖延時間送死的態勢正面迎敵,面對明軍的兇猛攻勢,結果可想而知。
大明史官們對這場戰鬥的記載也僅限於寥寥數語:時鎮國公揮師夜半攻烏海,天明時告破,戮賊寇八千餘,俘五千餘,餘者逃散。賊首畏戰,逃往杭錦據守。
有誰知道,這寥寥數語的背後隱藏著多少血與火的故事,掩蓋了多少慘烈和恐懼。親身經歷此戰的人能清清楚楚的回憶起當晚的廝殺:烏海萬戶總管博爾金率兩萬韃子兵像是赴死一般迎著明軍的火箭炮的轟擊衝上去,他們和江彬所率的前鋒軍交手之後,四五萬兵馬膠著在一起,在烏海的城牆下,氈房側,巷弄邊,樹林旁拼死砍殺的情景,讓事後經歷此戰的生還之人依舊不敢回想。
韃子兵的悍不畏死大大出乎了明軍上下的預料,即便是戰鬥一開始,宋楠便得知了把禿猛可率數萬騎兵撤出烏海的訊息,但面對這兩萬作為炮灰的韃子兵,此戰的取勝依然毫不輕鬆。
這讓宋楠對韃靼人的作戰有了徹底的改觀,自從到西北與把禿猛可交手,乃至長城隘口以兩萬餘明軍活生生將長城內外的十餘萬韃子兵馬切割開來之後,宋楠對韃子兵的戰力從內心裡很是不屑。但經過這次烏海之戰後,宋楠意識到,韃子兵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何其悍勇,他們爆發出的戰鬥力讓人驚訝。
但無論如何,薄霧瀰漫的清晨,烏海城頭黃龍旗和宋字帥旗迎風招展,儘管韃子兵悍勇異常,烏海鎮依舊易手,成為大明朝百餘年來第一座被攻下的韃靼城鎮。某種程度上來說,攻下烏海的象徵意義要遠大於實戰意義。
宋楠率眾將踩著滿地的瓦礫和灰燼行走在烏海街頭,看著四周倒塌的房舍,依舊冒著青煙和火頭的氈房,呆滯的團坐在一起木然看著這些明人侵入他們的城鎮的韃子百姓們,不禁有些唏噓。和韃子入侵大明境內襲擾一樣,這些韃子百姓如今也領略了被明軍攻佔家園淪為任人宰割的俘虜的痛苦,戰爭打來打去,最受傷的還是平民百姓。
不過大明鎮國公的感嘆沒有持續太久,很快他便轉身對跟隨在身後的眾將吩咐道:“立刻進行全城大搜尋,但有反抗或者不遵我大軍法令者絕不留情,命人將全城財物物資蒐集匯總,許泰負責將這些物資運回,交予楊一清大人交割處理。”
眾將齊聲應諾,許泰指著一群群被聚集在一起的韃靼百姓道:“這些人怎麼辦?都是些老弱婦孺,押送回大明麼?”
宋楠搖頭道:“盤查他們當中有無假冒百姓的韃子士兵,找些能幹活的留下來做苦力,剩下的發些口糧盡數驅散,我們可不是來替把禿猛可養活百姓的,這些人留著只是徒耗糧食罷了。”
眾將默然,張安低聲道:“大將軍,天氣即將轉寒,這些人若是被驅散到草原上恐怕挨不過嚴冬。”
宋楠踱了幾步嘆息一聲道:“罷了,命人將他們登記造冊,盡數押往鹽池縣,那裡被韃子屠空了,讓他們從此成為我大明的百姓也是可以的,只是暫時安置,這件事還需上奏朝廷再做計較。我也不忍心看著他們受飢寒而死,我大明兵馬是仁義之師,也要行仁義之事。”
張安連聲稱是,吩咐手下將領趕緊去辦。
江彬看著左近明軍士兵們喜氣洋洋士氣高漲的樣子笑道:“咱們首戰旗開得勝,士兵們計程車氣也正高漲,一舉殲滅俘虜韃子兵馬一萬多人,咱們只損失了四千多,可謂是一場大勝。訊息傳到京城,皇上定會開心的大笑了。只可惜被把禿猛可這個老賊給跑了,沒想到這老賊如此果斷,竟然捨棄了烏海鎮,棄兩萬韃子兵的性命不顧,讓他們來送死。”
宋楠點頭道:“確實夠果斷,咱們在布龍湖用了火器,他定知道此戰若是跟我們硬碰硬必一敗塗地,索性便放棄了烏海。這兩萬人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