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封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人才培養新模式,天下第一足球經理,志在封侯,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下次再來採訪,非得給他點顏色看看!”
高遠心中暗笑,我倆在一塊誰欺負誰還不一定呢!同時,為陳大記者默哀三秒,盼他自求多福吧!
李小鵬怒氣漸消,開始談正事:“恁打報告想要的那幾個人,俺都給你暫時調過來了,不過根據原來的計劃安排,何小柯他們幾個是要去巴西泰山隊基地出國深造的,恁把人家給調到預備隊,耽誤人家留洋,幾個小夥子們都有點不情願啊!再說,他們太年輕了,預備隊用得上嗎?”
“在哪踢球不是踢?把他們幾個調過來,讓我調教調教,未必就比在巴西差了。李指導,咱倆關起門來說點掏心窩子的話,泰山巴西足球訓練基地搞了這麼多年了,培養出幾個真正能踢出來的精英了?”
李小鵬把眼一瞪,佯裝怒道:“恁小子,怎麼就管不住這張嘴,老是胡說八道!這話也就在我這說說,恁要讓別人聽見,又得找恁麻煩!”
嚇唬完高遠,李小鵬又正色道:“恁說得也有道理,這些年來,國網和俱樂部搞青訓的投入在全世界範圍內也算數得著得了,可是效果一般,球員出的多,真正的球星出的少。尤其是巴西和葡萄牙兩個海外基地,每年投入好幾個億,但成效並不顯著。這兩年外界對咱們砸大錢在國外搞青訓的質疑聲不少,也是批評國企搞足球的罪狀之一。要是能真正把海外基地給利用起來,培養出幾個能在國外職業聯賽踢上球的孩子,那就給俱樂部減輕了壓力,也能堅定國網繼續投資的信心。唉,不過目前來看,還遙遙無期啊!”
談到了正事,高遠也認真起來:“我覺得現在培養模式還是有問題。咱們的足校球員,到了16歲以後整隊去巴西,到了那裡,雖然有巴西教練,也和巴西當地的球隊打比賽,但是身邊的隊友們都是中國人,跟在國內沒什麼區別嘛!只不過相當於跑到萬里之外的巴西去集訓了一樣。這種整建制的健力寶青訓模式,早就過時了!”
李小鵬微微一笑,“能想到這一層,很不錯了。俱樂部這些年來也在探索海外青訓的培養模式。現在也開始嘗試融入式培養了,選拔個別最優秀的球員,進入巴西db俱樂部,跟他們一塊訓練、生活,踢聖保羅州聯賽,小段(段劉愚)就在db踢了一年,提升效果很明顯。”
“我覺得還不夠!”高遠卻有道。
“哦?”李小鵬來了興趣。
“融入式培養我覺得做的還不到位。就兩三個中國孩子混在一群巴西人中間,語言也不通,生活方式不同,訓練、比賽節奏也完全不在一個點上,這和直接到國外俱樂部留洋有什麼區別,我問過小段的感受,他說當時最大的感覺是孤獨。雖然其他的中國孩子們也在同一個基地,但卻有種被隔離起來的感覺。另外能力上也競爭不過巴西孩子,信心被打擊沒了。這種融入式培養,我覺得並不是徹底融入,只是跟人家球隊訓練罷了!”
“那恁說應該怎麼著?”
“我覺得理想的融入模式,應該是在球隊中中國孩子和巴西孩子各佔一半,當然考慮到實力的差距,中國孩子略少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最起碼不能低於13。兩國的孩子不但要一起訓練、一起比賽,還要一起生活、一起學習。對,學習很重要,就像普通的孩子一樣,在同一個班級裡才能融入到一塊去。至於教練組,既得有巴西人也得有中國人,巴西人負責訓練,中國人負責排兵佈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孩子們的出場時間和機會。這樣組隊打一、二個賽季的巴西當地聯賽,兩國的孩子才是真正融合到了一起,我們也才能學到巴西足球的精髓!”高遠侃侃而談,描繪出了心中的藍圖。
李小鵬似笑非笑的看著高遠,眼中滿是玩味。“恁小子,蓄謀已久啊!中國人負責排兵佈陣?呵呵,是不是還準備毛遂自薦啊!我說恁小子怎麼對青訓那麼上心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