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金朝興:明朝開國猛將,古代歷史著名人物,楓之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方

洪武四年,明朝初立,雖然中原已大致平定,但西南邊陲的明夏政權(由明玉珍之子明升所繼承)仍是一塊未被納入版圖的硬骨頭。明夏地處四川盆地,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對明朝的統一構成了潛在威脅。朱元璋為實現全國一統,決定發起西征,派遣名將傅友德為主帥,而金朝興則作為副將,共同承擔起這一艱鉅任務,這無疑是他軍事生涯中的又一嚴峻挑戰。

西征明夏的戰役,是一場對金朝興軍事才能和領導力的全面檢驗。面對明夏的天險地勢和頑強抵抗,金朝興與傅友德密切配合,展現了高超的軍事策略和靈活的戰術運用。他們採取了迂迴包抄、分化瓦解等策略,逐步削弱敵方的抵抗力量。特別是在攻克重慶的戰役中,金朝興親率精銳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敵軍防線,展現了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和勇猛精神,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此次西征,金朝興不僅在戰場上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注重兵法與仁政相結合,儘量減少戰爭對平民的傷害,努力爭取民心,這一點在古代戰爭史上尤為難得。他深知,征服一地不僅要靠武力,更要贏得人心,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長治久安。

戰後,金朝興因在西征明夏戰役中的卓越貢獻,於洪武十二年被封為宣德侯,這不僅是對他個人功績的最高獎賞,更是對他作為明朝開國功臣地位的確認。

四、平定雲南,英魂永駐

洪武十五年,隨著中原及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安定,明太祖朱元璋的目光轉向了西南邊陲的雲南。當時,雲南尚處於元朝梁王的控制之下,成為明朝實現全國統一的最後一塊拼圖。金朝興再次被委以重任,參與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戰役,這也成為了他軍事生涯的絕唱。

雲南地形複雜,民族眾多,加上元朝殘部的頑抗,使得平定雲南的任務異常艱鉅。金朝興不僅是一位勇猛的戰士,更是一位深諳兵法的智者。在戰役中,他巧妙利用雲南山川地貌,採取了誘敵深入、分割包圍的策略,逐一擊破元軍的抵抗力量。同時,金朝興深知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他極力避免對無辜平民的傷害,積極推行懷柔政策,爭取當地民族首領的支援與歸順,減少了軍事征服的阻力,為戰後的穩定與融合打下了基礎。

然而,就在即將迎來勝利曙光的時刻,金朝興卻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不幸壯烈犧牲。他的逝世,對於正在推進的平滇大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對於金朝興本人而言,卻是以最英勇的方式完成了對國家的忠誠與奉獻,成為了後世敬仰的英雄楷模。

朱元璋得知金朝興犧牲的訊息後,深感悲痛,為表彰其不朽的功績和高尚的情操,追封他為沂國公,並賜予“武毅”的諡號。這兩個稱號,既是對金朝興軍事才能的高度評價,也是對其剛毅果敢、忠貞不渝精神的最好詮釋。金朝興雖然未能親眼見證雲南的完全平定,但他為之付出的生命和心血,卻為後來的勝利鋪平了道路,確保了雲南最終順利融入大明版圖,實現了國家的全面統一。

五、子孫榮耀,世代傳承

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鑑於金朝興平定雲南的巨大貢獻,特許其子孫世襲侯爵,確保了金家的榮耀得以延續。這一舉措不僅是對金朝興個人的最高讚譽,也是明朝皇權對於功臣後代的一種保障,體現了朱元璋對有功之臣的深厚情感和政治智慧。

六、後世紀念,功業永存

儘管金朝興英年早逝,但其功績並未隨著時光流逝而被遺忘。嘉靖元年(1507年),明世宗在雲南為金朝興建廟,賜額“報功”,以此來永久銘記他對國家的貢獻。這一舉動,不僅僅是對一位歷史人物的追思,更是對後世的一種激勵,提醒人們勿忘先賢,學習他們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操和無私奉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