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乃馬真後:攝政女王與蒙古帝國的暗夜迷霧,古代歷史著名人物,楓之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蒙古帝國的輝煌歷史中,乃馬真後(乃馬真·脫烈哥那)以一位女性攝政者的身份短暫卻深刻地留下了她的印記。她的統治不僅挑戰了蒙古傳統的權力傳承模式,更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帝國未來分裂的隱患。本文將深入探討乃馬真後攝政時期的政治格局、個人行為及其對蒙古帝國深遠的影響。
一、背景與篡權之路
乃馬真後,這位原本應作為窩闊臺汗背後支柱的皇后,在1241年隨著丈夫的驟然離世,意外地站在了歷史的轉折點上。窩闊臺汗逝世前,雖已指定年幼的失烈門為繼承人,但權力的傳遞並未能無縫銜接。此時,長子貴由遠在征戰途中,無法 即 時 回國主持大局,這為乃馬真後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視窗。她憑藉自己在宮廷中的影響力和機敏的政治直覺,未經傳統的宗親會議商討,迅速且果斷地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開啟了她在蒙古帝國歷史上獨特的“乃馬真攝政”篇章。
這一系列行動不僅體現了乃馬真後個人對權力的強烈渴望,更是對蒙古部落聯盟長期以來遵循的庫裡臺大會(宗親會議)推舉可汗制度的一次大膽僭越。在那個男性主導、等級森嚴的社會里,她的舉動無疑是驚世駭俗的,不僅打破了性別界限,也挑戰了既定的權力傳承規則。乃馬真後五年攝政期間,透過扶植親信、排除異己,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儘管這一過程伴隨著政治腐敗與權力濫用的陰影,但也展示了女性在極端條件下的政治智慧和生存策略。
乃馬真後的攝政不僅是個人權力慾的體現,也是在特定歷史情境下,對傳統權力結構的一次衝擊實驗。她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即便是在遊牧民族的傳統框架內,女性亦能暫時顛覆常規,登上權力的頂峰。然而,這一時期的政治動盪也為蒙古帝國的未來埋下了隱患,預示著統一與集權的黃金時代或將迎來裂變。
二、攝政期間的混亂與腐敗
乃馬真後攝政時期,蒙古帝國的政治舞臺上演了一幕幕權力與腐敗交織的戲劇。她獨攬大權,構建起一個以個人意志為中心的政治體系,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便是對親信的大肆提拔。法提瑪與奧都剌合蠻兩位原本身份低微的人物,因得到乃馬真後的青睞而飛黃騰達,成為其政權的兩大支柱。
法提瑪,一個出身波斯的女俘,她的崛起充分展現了乃馬真後任人唯親的傾向。透過與皇后的親密關係,法提瑪逐漸掌握了宮廷內外的實權,成為影響決策的關鍵人物。她與乃馬真後聯手,策劃了一系列針對朝廷重臣的清洗行動,其中包括試圖逮捕中書右丞相田鎮海和燕京行臺斷事官牙老瓦赤,這兩位官員被迫逃離,尋求其他王公的保護。這些行動不僅嚴重擾亂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還導致了耶律楚材等有識之士的絕望與疏離,進一步加劇了中樞的混亂與無序。
另一方面,奧都剌合蠻的任命則揭示了乃馬真後政權對經濟控制的渴望。他被派往中原,取代牙老瓦赤管理經濟事務,這一舉動實質上是乃馬真後對經濟資源進行直接干預和掠奪的體現。奧都剌合蠻的經濟權力擴張,不僅加深了朝政的腐敗現象,更重要的是,它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權威,為地方勢力的坐大提供了空間。各路王公貴族見中央權威 式 微,紛紛開始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濫發詔旨,私自結盟,導致國家的統一政策難以實施,法治與秩序蕩然無存。
三、法制廢弛與帝國危機
乃馬真後攝政時期,蒙古帝國遭遇了自成吉思汗以來前所未有的法制危機。《札撒》,這部由成吉思汗親手創立,旨在規範蒙古社會秩序、維護帝國統一的法典,在她的統治下遭到了嚴重的忽視與違背。《札撒》不僅是法律的集合,更是一種精神象徵,代表著蒙古民族的紀律與團結。然而,在乃馬真後的治下,這部法律基石失去了約束力,帝國的政治生態迅速惡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