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6章 遷都(下)(求訂閱!),水滸逐鹿傳,任鳥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李衍的確是要遷都了。
事實上,李衍早就想遷都了。
只不過,在此之前,燕雲一直沒有完全收復,以至於,李衍就是有心遷都,也沒法遷都。
那李衍為甚麼要遷都燕京?是因為,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不過卻不是李衍要遷都的最主要原因。
李衍之所以要將國都從開封遷到燕京,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燕京乃天府之國,很適合當國都,這是經過歷史證明的,沒必要再多說。
第二,這條是最重要的,雖然李衍已經將金人攆去北方,可李衍對金人絲毫都沒有放鬆警惕,還有現在還沒有顯山露水的蒙古人,也是李衍的心頭大患,另外,不僅東北和正北,還有西北的羌人,也就是西夏,也不得不防,所以定都上必須重點考慮對北方的輻射,而燕地,龍蟠虎踞,北控關東平原和蒙古草原,西連雲地,同控朔漠,能非常好的輻射整個北方地區。
第三,與以往的中原王朝不同,李衍所建立的大中,還擁有高麗、日本的十幾個州,開封離那十幾個州太遠了,無法輻射到那十幾個州,而燕京相對要好很多,它東連山海,毗臨渤海灣,交通便利,能較好的控制高麗、日本的十幾個州。
第四,燕地除在華北平原的最北方,俯視整個中原,南控江淮,再輔以發達的交通,對南方的掌控未必會比在開封差多少。
第五,燕雲地區,這幾百年來,一直在外族的掌控之下,並且其地的人員組成極為複雜,契丹,溪族,渤海,蒙古,哪族的人都有,就是其地的漢人,也不是傳統的漢人,而是漢兒,因此,燕雲地區的人,對中原的歸屬感普通不強,這也是北宋得燕雲而又復失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情況下,李衍就是派幾個能官、幹吏去管理燕雲地區,短時間內也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唯有李衍將那裡變成國都,變成全國的中心,才能立竿見影的改變,才能讓那裡的人找到歸屬感。
第六,漢武帝之後的中原地區,豪族開始大力發展,這豪族歷經漢、晉、隋、唐,直至北宋,不僅沒有滅亡,反而越來越強盛。
這些豪族到底強盛到了甚麼程度?
他們強盛到了,可以左右皇權,甚至是推翻皇權的地步。
翻開歷史,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李衍在建立大中的過程當中,滅掉了無數豪族,可以說,豪族是李衍崛起過程當中最大的對手。
在得到高麗、日本、中南等地時,李衍全都是以鐵血手腕將這些地區的豪族趕盡殺絕,所以,大中在這些地區的統治,才這麼安穩。
可到了中原之後,出於這樣那樣的顧慮,李衍並沒有痛下殺手。
以至於,僅僅過了不到兩年時間,這些豪族竟然就又有抬頭之勢,甚至意圖影響大中的政策,那次逼李衍更換修纂大典人選,其實就是他們的手筆。
一直以來,李衍都是非常強勢,哪容得了那些豪族對自己指手畫腳?
關鍵是,熟讀歷史的李衍,太清楚這些豪族的為害了。
所以,李衍絕不允許這些豪族勢力抬頭!
而這些豪族比較集中的地區,就是北宋原來的國都開封,這裡集中了大大小小數百個豪族,他們透過結黨、聯姻、聯盟、互利、共惠等等手段牢牢的綁在一起,即便是李衍,想要徹底打碎這種捆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這些豪族,現在已經開始朝大中的文武百官下手了,試圖跟大中的文武百官綁到一起,形成新的豪族。
面對這種情況,遷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至少是緩解的辦法。
燕地這些年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