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1章 十不管(求訂閱!),水滸逐鹿傳,任鳥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署,積極做好應對金人再次南下入侵的各項準備,並做好各種預案,包括皇上適時撤出京城的預案。

然而,徐處仁和吳敏對邊防之急,重視不夠,措置無方,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

吳敏還上奏建議讀書人都要增加一門《春秋》課程,又說王安石《三經新義》都是邪說,等等,皆非當時之先務。

另外,透過蕭仲恭策反耶律餘睹這個餿主意,也是徐處仁和吳敏給趙桓出的。

作為宰相,徐處仁與吳敏的確都不稱職,至少,以他們之才,當不了這個混亂時期的大宋的宰執,他們開不好這艘快沉了的大船。

很快,搬到了徐處仁和吳敏的唐恪、耿南仲、聶山等人掌權了——唐恪升為少宰,因為沒有太宰(在金營裡當人質的張邦昌是掛名的太宰),唐恪就屬於是宰相。聶山同知樞密院事。耿南仲為尚書左丞。

新任宰相唐恪,是哲宗紹聖元年進士,歷任縣尉、知府、轉運判官等地方官職。

他是從基層幹起,逐步被提拔到中央朝廷的。

宣和元年五月,東京城遭暴水淹沒,情況十分危急,時任戶部侍郎的唐恪臨危受命治水。

有人建議決南堤,以紓解宮城之水患。

唐恪反對這種害民之舉,他說:“水漲堤壞,淹沒居民,此無可奈何,今決而浸之,是魚鱉吾民也。”

唐恪不顧個人安危,乘坐小舟,現場勘察暴水實情,以求因勢利導。

最後決金堤,將暴水注之黃河。

不到半月,京城水退,趙佶對唐恪大為稱讚:“宗廟社稷獲安,卿之力也。”

此次治水,顯示出唐恪具有一定的解決危機事件的魄力與能力。

金軍第一次兵臨東京時,唐恪在杭州任知州。

李邦彥舉薦他回京,任同知樞密院事,希望他能參與軍事決策。

他回京後,趙桓決定重用,直接任命他為中書侍郎。

當時,大臣們都熱衷於討論宣和年間政事,致力於揭批“六賊”,希望改革時弊,撥亂反正。

唐恪對此不以為然,他對趙桓說:“改革時弊應逐漸進行,今日邊事甚急,應先討論邊事。言者不顧大體,糾纏於從前之事,以快一時之憤,豈不傷太上道君之心哉?蔡京、蔡攸、王黼、童貫之徒,既已貶斥在外,姑且可已矣。他日邊事既定,然後告知道君,請下一詔書,與天下共棄之,其誰曰不可?”

可以說,唐恪這時看得還是很準確的。

趙桓也覺得唐恪很有見識,於是,在免去徐處仁、吳敏宰相後,拜唐恪為少宰。

趙桓對唐恪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像當年治水那樣勇於負責,敢於擔當,挽救時局。

朝廷於是組成了以唐恪為宰相的新班子,班子其他成員為:何慄任中書侍郎、耿南仲為尚書左丞、陳過庭為尚書右丞、李綱知樞密院事(僅掛名而已)、聶昌(趙桓給聶山改的名)同知樞密院事。

以唐恪為宰相的新班子,對此時局勢的判斷與對策仍然分歧很大,仍然爭論不休。

聶昌剛上任時反對割地議和,對戰勝金人很有信心,趙桓於是命聶昌全面負責軍事工作,並可便宜行事。然而時間不長,聶昌見河東官軍屢戰屢敗,於是改變看法,轉而贊同議和。

深得趙桓信任的耿南仲,自始至終力主議和。他主張效仿澶淵之役的辦法,以三鎮賦稅來贖三鎮土地,以換取兩國和平。如果金人不同意,則必須忍痛割地求和。在他看來,戰則必亡。

以扳倒王黼而聞名於朝野的何慄,則堅決反對割地求和,他說:“三鎮,國之根本,奈何一旦棄之?況金人變詐罔測,安能保其必信?割亦來,不割亦來!”

唐恪審時度勢之後,最終也選擇了議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今天病嬌也要好好做人

醬爆仙人球球

鏡花 (百合ABO)

Rro

政治婚姻與羅曼蒂克

紅姜花

閃婚後,億萬老公纏著我生寶寶

雲淵甲甲

天王的寵兒

北途川

和靜公主在大清捲起來

社恐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