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帶著麥子回華夏
冰玉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帶著麥子回華夏,長生不死:我是歷史一根刺,冰玉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斯蘭想不明白的事,啟氏的人卻都做的很積極。
因為小麥做的東西真好吃,實在是令人回味無窮,他們十分渴望再次品嚐美味的麵食。
可惜河長老太摳門,把所有的麥粒作為種子,都種下去了。
他告訴眾人想吃麵食,那就好好呵護這幾畝麥田苗,等明年豐收吧。
熬過了冬天,冰雪融化,大地復甦,春暖花開,麥苗開始緩緩的生長。
啟河對待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的呵護。
澆水施肥,捉蟲去除雜草,何長老甚至於親力親為,帶頭幹活,指導那些奴隸和族人注意細節。
開春兩個月,麥苗長勢不錯,但此時也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手下人來向啟河彙報說,他們帶來的稻米已經所剩不多了。
這個好辦,現在就動工,開墾出一片水田,把僅存的稻種也種下去。
這樣再過四個月,水稻就能成熟。
歷史上蘇聯人曾在這裡搞過農場,種植水稻不成問題,最多是收成差一些。
啟氏種植水稻的時候,引來了許多當地人圍觀。
他們雖然是以遊牧民族為主,但種莊稼倒也不算稀奇。
可是能在水裡長的莊稼,還真是第一次見。
從奴隸阿斯蘭嘴裡得知,種植的這種莊稼叫水稻,是那種白色顆粒的麥子。
煮熟的顆稻粒,又軟又糯,還十分香甜,要是能吃上一碗,他可以三天不吃飯。
夏收,小麥成熟了,啟河拿出準備好的工具,帶領一眾族人親自動手收割。
十畝田裡有三畝是大麥,他單獨區分開收割。
割麥,扎捆,暴曬,碾壓,揚場,晾曬入倉。
然後挑選顆粒飽滿的麥粒,作為來年的種子
啟河帶著手下們一起動手磨面,和麵,再次做成四大樣,餃子麵條,饅頭,烙餅。
再次享受到了麵食的香甜,有族人提議,像二季稻那樣,現在就種一茬麥子。
這哪行,現在種下去,冬天沒等抽穗,就得全部凍死了。
種植莊稼是要講科學,當然企鵝也不會向他們解釋什麼叫科學。
告訴他們,只有秋天才是最好的種麥時節,照辦就是了。
啟河記得,大麥麵粉做麵包非常好,他試著嘗試,如何做烘烤麵包。
光青銅做的箱子,爐子就好幾款,結果不隨人願,浪費了人力物力,許多大麥麵粉白白糟蹋了。
做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和麵餅沒兩樣。
最後啟河一生氣,把所有的大麥全部處理了,一粒種子沒留。
孃的,今年再開荒十畝,秋天全部種成小麥。
至於大麥做的麵包,過一千年再吃,老子等得起。
麥收三個月後,迎來了水稻的豐收。
水稻收穫,不需要啟河親自動手,族裡的那些族人們,個個都經驗豐富。
到了秋天再種上新一季的小麥。
啟氏為了多開荒地,又僱用了大批的本地人幹活。
這群東方人開啟了僱工模式,用信譽建立了吸引力。
越來越多的遊牧部落來到巴爾喀什湖畔,選擇了落腳此地。
一座正在建設中的新啟城,拔地而起。
那些慕名而來的遊牧部落,圍繞啟城周圍,形成一個個新的小村落。
這些村子的房屋樣式奇特,除了遊牧人的本來特色,還摻雜著大量的東方元素,都是從啟城那裡偷學而來的。
因為這些東方人建的房屋太好了,既漂亮,高大寬敞,佈局又十分的合理,宜居感很強。
由於許多啟氏族人另有他用,騎兵隊也進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