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玉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啟河助堯成長壯大,長生不死:我是歷史一根刺,冰玉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啟河要求的事,還沒有哪個氏族敢拒絕。

築路隊開始了常年累月的工作。

時間過的很快,兩個月,半年,三年。

啟城,三苗部落,高平部,三個點,以啟城為中轉點,除了一些山路還未全部打通,其餘地方都有了路的雛形。

啟河曾經策馬奔騰,只用了月餘就從啟城跑到了歡兜氏。

這兩年多來,啟河命人把煤銅錫鐵鉛等礦產,運到啟城,建造了一座浩大的青銅器作坊群。

他將生產出來的高品質青銅器,做成農具,兵器,生活用具,低價換給三苗部落和高平部。

三地互通有無,交換物產,生產力顯著提高。

百姓收益,可以做到豐衣足食。

就連高平部北面的東夷部落,也從中獲益,用上了先進的農具及生活用品。

啟河又帶著一支大商隊一路向北,前往東夷部落,和炎黃部落。

經過一路輾轉打聽,啟河的商隊來到了陶寺,這裡有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名叫祁放勳。

啟河來看自己的學生堯了。

十三歲的堯在今年,被長兄帝摯賞了封地陶寺,輔佐他治理陶,成了陶氏的族長。

堯已經是個小大人,個頭也躥起來了,舉止也穩重了。

而啟河依然還是五年前的青年模樣,絲毫沒變。

母親慶都自從夫君帝嚳亡故,便跟隨兒子堯到陶寺居住。

師生見面,頗為親近。

堯執弟子禮對啟河十分恭敬,懇請啟河在陶寺多住些日子,聆聽教導。

就連堯的母親慶都,也勸解啟河留在陶寺居住一段時間。

啟河也有心幫助堯,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啟河讓交易完貨物的商隊返回啟城,只留下十幾名親隨跟隨左右。

啟河跟隨堯走訪了陶寺的地盤,這個氏族不太大,只有兩三千人,佔地也就後世的一個鄉大小。

陶寺在汾河下游區域,依偎澮河,地處一處狹長峽谷的平原地帶,東西都是山脈,

這裡的土地還算肥沃,挺適合種植黍子粟米等農作物。

由於上幾個族長不善管理,陶氏百姓生活頗為疾苦,溫飽都難以解決。

啟河先教導堯興修水利,依託澮河,開荒挖渠,儘量擴大農田面積。

又把在啟城的那些農業技術拿出來,全教授給堯。

包括堆肥,禽畜圈養,水產養殖,蔬菜果樹種植等等。

他又提供啟城生產的先進農具給陶氏,傳授堯燒磚技術,修建陶城。

啟河在陶寺居住了兩年,把一個落後貧窮的陶氏,發展成享譽周邊的陶城。

陶城的名聲大了,周圍的人都說堯是個偉大的首領。

這些都是老師啟河的功勞,堯不敢居功。

但是啟河嚴令他不得外傳,將所有的變革成果都套在堯的頭上。

啟河不想搶學生的風頭,提出告辭,返回啟城。

隨著堯的名聲傳播散揚,他的長兄帝摯都知道了,有些懷疑弟弟的能力。

於是帝摯一道命令下達,將北邊的平陽也分封給了堯。

平陽古時又稱唐,於是堯又變成了陶唐氏的族長。

陶唐氏管轄的地方更大,人口也增加了幾倍,但是百姓貧苦也更甚。

堯繼續沿用啟河的治理方法,修水利,興農業,修建平陽城。

啟河回到啟城的第二年,親愛的老族長啟軻不堪病痛折磨,不幸去世。

啟河雖然傷心,但是他也知道生老病死,是凡人必須經歷的。

當然他啟河不是凡人。

啟河拒絕了眾長老的好意,拒絕當啟城的新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