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伐竹用水運
冰玉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伐竹用水運,長生不死:我是歷史一根刺,冰玉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啟河就把大家召集起來。
山裡大多是成熟的毛竹,一般的都有三十多厘米粗,近十米高。
他們帶來的工具都是石器,砍伐比較困難,只能依靠這些“利器”。
啟河把人分成兩組,一組負責伐竹,一組負責挖竹鞭。
竹鞭有節,節部有退化的葉,節上生根。每節著生一個芽,互動排列,有的芽長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長,有的芽發育成筍,出土長成竹竿,然後逐漸發展成竹林。
啟河挖竹鞭的目的,是打算帶回啟氏部落進行種植。
竹鞭很好找,隨便哪個竹子下都能發現,每個人的藤簍裡,都裝的滿滿的。
伐竹的目的是作為材料運回啟氏,但山路難走,不便於運輸。
啟河就想著把竹子製作成竹筏,順河而上,也許能一舉兩得。
伐竹比較困難了,啟河把目標選做那些新竹,口徑小,竹皮不是那麼堅硬。
啟河有一把特製的手持石鋸,是用蚌殼做成的。
蚌殼是從交易會上換來的,這也證明,此地離海不遠。
蚌殼據比鐵鋸子粗糙了很多,且韌性不高,容易斷裂。
不過只負責在竹子上開口,夠用了。搭配石斧,效率高了不少。
伐倒一根,就把竹子運到小河邊。
有人就負責用石刀修整,按照啟河的要求做成統一的長度。
啟河又讓人在山間找到樹藤,做繩子。他自己利用空餘時間,製作些裝水的竹筒,竹笛玩玩。
族人們很喜歡河做的器物。
等眾人竹子伐的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啟河開始教大家做竹筏。
啟河是第一次做,其他的人更是不知道竹筏這種東西。
啟河知道大概的步驟,也看過成品,就帶領著大家摸索著實踐。
做好一個就放到河水裡試試。不行就重新修改。反正河水很緩,掉下去的人也沒啥危險。
慢慢試,慢慢改,等竹筏成功了,族人們也學會了操作竹筏。
啟河覺得這些竹子還是不夠,就讓眾人伐了數十根大的竹子,整根拖到河裡。
看著整根的大毛竹綁在竹筏後面,啟河很自得,這辦法還不錯。
轉眼他就懊惱了,逆流而上,撐竹筏很費力啊。
葉氏的幾個人可沒心思關注啟河的擔心,他們這一路跟著啟河來對了,能跟著啟河這個聰明的人學習制器,感到很高興。
更重要的是聽啟氏的人說,這些挖回去的竹鞭是寶貝,能長出很多的竹子和竹筍。
竹筍就是食物,等回到葉氏,要讓所有的族人也都來伐竹。
又過了一天,啟河感覺竹子差不多了,就宣佈回啟氏。
一行二十一人,分乘四個竹筏,人人都拿著一根竹竿站在竹筏上撐水,後面的幾個竹筏依次跟上。
每個竹筏後面,是連線一起的浩浩蕩蕩的毛竹大軍。這條小河從西向東,河水很平緩,全程需要幾人用竹竿撐著走。
啟河不擔心速度,他擔心前面出現激流和瀑布,還好一路過來,河水落差很小。
路上能時不時的發現被攔住的毛竹,啟河就讓人理順弄到後面。
雖然竹筏沿河上行如龜速,可水路比翻山快多了。
太陽剛剛轉西的時候,河流就穿出了山林,前面看到一片長滿野草的平原,啟河鬆了口氣。
在一片淺灘處,啟河招呼大家靠岸,把藤筐從竹筏上卸下來,用竹筏停在河面截留住後面的竹子。
毛竹數量多,又長又重,從水中撈出來比較費力。
啟河算算時間,對啟飛說:“今天看來幹不完了,大家就在這宿營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