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張師長殉國震驚唐鉞,東隅雖逝,伊伈,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初,衛戍師部。

唐鉞匆匆趕回,向三團、五營、醫護連、警衛連、通訊排,通報京滬衛戍司令部對西北、山東戰場的情況訓示,以及港務衛戍師近期的應對之策。等眾人散去後,李豐問唐鉞:“74師和張師長到底什麼情況?”

唐鉞一臉茫然卻心有餘悸地說:“張師長殉國、74師全軍覆沒,不可思議!”

李豐也一臉疑慮地問:“是不是情報有誤?74師的人,可是咱們衛戍師的2倍之眾,那裝備都是一水的美械,以前商社的裝備,也不過如此,就讓日本人那幾年吃緊了苦頭。如今74師是精兵強將、重灌護身、也不是初上戰場的雛兒,咋就讓人家一窩端了。”

唐鉞坐在椅子上長久地沉默不語,要知道,整編74師有3.2萬人,是軍中王牌,前身是74軍、51師、58師,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多次擊退日軍進攻,是有大把戰場經驗的。整編後的74師,更是共黨那些地方軍無法比擬的,全部配備的是美式軍械,戰鬥力非同一般。師長張靈甫,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生,戰功累累,軍內公認,他們是王師、是委員長和黨國的護身符,只要有74師在,國民黨的天下穩如泰山,可如今,第一個隕滅的竟是74師,74師在孟良崮幾乎是首戰啊。

唐鉞百思不得其解,朱毛的實力,從江西的潰軍到陝北,休整不過幾年,實力不可能增長得如此之快,從閻長官能迅速收復延安就可看出端倪,這可真是出了鬼了。

老金看著唐鉞不說話,笑道:“是不是覺得後脖頸子直冒涼風?”

唐鉞說:“現在主要是搞不清楚,74師,是大意失了荊州,還是共黨今日不同往昔了。2月萊蕪失守,李仙洲司令兵團折戟,那也是五六萬人吶,是不是咱們太輕敵了?還是共軍戰鬥力有了轉機,可是據各方的情報顯示,共軍都沒有什麼新的招數,不過還是文上整肅、武上練兵而已,還是抗戰時的老一套嘛。”

老金說:“這可說不好,共軍究竟在幹啥,沒準咱是真不知道,現在的保密局、黨通局、稽查處、太子黨,加在一起幹的活,也不及當年軍統戰績的四分之一,這可是前些時候、唐局喝醉酒說的,現在的情報機構,都不搞情報了,都去搞黨爭了。人家桂軍,滇軍、西北軍、晉綏軍的情報,估計呀,不僅不與中央軍互通,彼此之間也盡是齷齪。聽說74師,是都很方便孟良崮苦戰了三天,也未有救援,要知道,山東那裡年前就已陳兵40多萬,三天時間啊,是不救,還是不知?還是指揮失誤?”

李豐說:“我跟共軍交過手,跟74師也有過接觸,要論攻城拔寨,74師目前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才敢孤身犯險,估計有輕敵的原因。”

老金說:“輕敵是一定的,但這幾年,共軍也是臥薪嚐膽,不是四一年的皖南之軍了。”

唐鉞聽著二人的議論,吩咐李豐:“從今日起,衛戍師進入戰場實戰訓練,野戰突襲以營為單位、陣地防禦以連為單位,偵查突圍以排為單位,進行三三制輪訓,不可再有怠惰。還有,將通訊排前一個月的來往密電重新分析一遍,另外組一個機要排,專門負責上海與周邊情報往來的分析,不能只靠侍從室的訊息了,到現在,孟良崮的事過去二十多天了,還搞不清怎麼回事,只能靠猜來猜去。”

李豐說:“訓練計劃馬上調整,我去安排一下,不然調傅掌櫃過來吧,他在警署,純粹是浪費人才,正好前段時間,他們和憲兵隊的人打架,他受處分挨罰了。”唐鉞點頭,李豐離開。

老金問:“聽說,委員長親赴瀋陽督戰了?”

唐鉞說:“是啊,國防部作戰廳的劉廳長、俞侍衛長都陪同前往,看來,東北也不省心,原來想著,東北固若金湯,入關後能俯視華北一線,沒想到,竟然與共軍進入拉鋸戰,也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