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兵敗如山,相勸無望,東隅雖逝,伊伈,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月中下旬,上海。

盛墨死了,死在共軍發起進攻的第五天,他的留滬申請未獲批准,在最後的撤離中中槍身亡。唐鉞讓老傅去料理盛墨的後事,無論如何,要葬在瑪麗教堂墓園,讓他與盛家老爺和老陳離得近一些。

共軍的進攻已持續了十天之久,其主力分別從浦東、浦西迫近吳淞口、企圖切斷海上退路,形成對上海的合圍之勢。李豐憂心忡忡地來到臨時指揮部,這是一座臨時防護掩體,唐鉞這些日子也幾乎沒合過眼,一身的疲憊和無奈,加之盛墨的死,心情糟糕透頂。拱衛上海的8個軍25個師20餘萬人,竟是兵敗如山倒、潰如蟻堤,幸好此次共軍沒有使用大面積火炮打擊,而是以步兵作戰為主,不然,港務師也會損失慘重,因為上海出海口,是不計代價也要守住的撤退通道。

李豐小心地對唐鉞說:“月浦、川沙、周浦均已失守,高橋以東海面已被共軍封鎖,共軍現在正進攻虹橋、徐家彙車站,蘇州河北線、高橋也已告急,總司令部已在通知陸續撤離,現在大軍都在往吳淞口兩翼集結,估計三四日即能從海上撤離完畢。”

唐鉞問李豐:“仗怎麼會打達成這樣,就是一幫毫無經驗的農夫,十天也不會將仗打得如此不堪?要知道,黃浦江以西的市區以及太倉、崑山、嘉興、金山一線,總司令部部署了第21、51、52等6個軍共20個師,還配備了坦克、重灌甲車;黃浦江以東地區,也部署了第12、37軍共5個師的精銳,怎麼會在十天之內就潰敗至此?”

李豐嘆氣道:“前幾天士氣還在,仗打得還攻防有道,現在幾乎都在準備撤離,無心戀戰了。少爺,咱也準備吧。還有,老傅回來了,他帶了章副師座,想找您談談。”

唐鉞問道:“章副師長嗎?”

李豐點頭、有點擔心道:“是。”

唐鉞笑道;“請老傅過來吧,你請章副師長去別處休息。”稽查處撤離前,唐鉞讓盛墨放了章副師長一行人,但驅離了駐地,未讓他們回營,不知他怎麼跟老傅混到了一起。

傅聖澤進來,帶了一袋竹蓀糕,幾乎還有香氣。自從開戰以來,士兵吃的都是罐頭、饅頭等簡餐,唐鉞聞著竹蓀糕的香氣,問傅聖澤:“老傅,盛墨安置好了嗎?”

傅聖澤將一張紙放在唐鉞面前說道:“神父回國了,只有一個值守的中國牧師。章副師長和我一起去的,將盛墨安置在瑪麗墓園的第五排了,在盛家老爺主位的對面。還有,組長,這是最後三個鋪子的收入,按照您之前的吩咐,都包好放在了您吩咐的地方。”

唐鉞笑道:“老傅辛苦了。”說這話時,唐鉞心內對章副師長有了一份歉疚,那是一個跟秦城一樣熱情有衝勁的人,一來港務師就洋洋灑灑給唐鉞交上了一份改組革新計劃,唐鉞準他去練兵、矯正下層士兵的團隊作戰陋習。他的一些激進言論,唐鉞是知道的,像極了這個鉅變時代的熱血青年。唐鉞不知道他的底細,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不會動他,但老金走之前,說了這個人會影響內部團結,所以才設計將其關了起來。他認識盛墨,相處時間雖短,但他們很投脾氣,所以去送送盛墨,也是應該的。

傅聖澤笑道:“組長,您客氣。我知道,這是留給陣亡士兵的家屬撫卹,能作到您這份上,老傅其實真的是很感動的。所以,有一些話,想向您說說,咱們這麼多年了,一直都沒找到機會。”看著唐鉞吃著竹蓀糕、微笑以待,傅聖澤接著說道:“我是國民黨員,也算是共產黨的朋友。年輕時,追尋過先總理的腳步,也支援過共產黨的農運、學運,只是後來兩黨鬧掰了,日本人又打來了,我家破人亡,就光想著打東洋鬼了。這麼多年,我老傅可以拍著胸脯保證,我對得起國民黨、也對得起組長你,也從未忘記過那些共產黨朋友,他們也是一群有理想、有熱血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