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甄梅回滬提走槍支,東隅雖逝,伊伈,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鉞瞅著深坑問李豐:“你挖的挺快呀,這麼深的坑,積水了就是河,小心路過的百姓掉進去。”
李豐說:“原來就有一條溝,我只是讓人再挖了一下,再說夏天好挖。原本準備把那1000人都埋這的,現在他們繳械了,你看看怎麼辦吧。”
肖文展叫來盛墨、李豐、陳圖南,唐鉞問他們意見,這些叛軍怎麼處理。
盛墨說:“連以上人員,必須抓回去,等候上峰意見如何處置。其餘的人,怎麼處置都行。”
李豐說:“都是中國人,繳了械,下不去手啊。”
陳圖南也說:“弟兄們下手都不狠,只要不反抗的,這不都拉上來了,這要是日本人,絕對是都埋這,一點不用含糊,但是,這些人,也都曾經是弟兄啊。
李豐說:“要是放了他們,就怕他們跑那邊去。”
唐鉞聽著眾人的意見,看著已經分成四個部分的繳械叛軍,讓唐鉞意外的是,膠州團、15團的人,竟然佔了大部分,有600人之多,而且膠州團的近400人,按照六六序列整齊列隊昂首站立。看著唐鉞等人在檢視,15團的近200 人也迅速按照三三序列站成一個佇列,只有城防團、胡山部的兩撥人,仍聚成兩堆人席地而坐。唐鉞知道,他們是地頭蛇,多是本地人,並不懼怕中央軍。
唐鉞問盛墨、李豐、陳圖南:“膠州團和15團,曾經是華北戰區抗日的主力,前些時候又與共軍作戰,他們是久經沙場的悍兵,放了萬一跑到那邊去,可就麻煩了。另外,這次叛亂,看佇列人數,他們損失也不大,估計是牽涉不深。”
李豐說:“去把他們目前領頭的,叫過來問問,如何?”
唐鉞點頭,說也只能如此了,吩咐盛墨和李豐,一起去問問。盛墨有點明白唐鉞的意圖,和李豐一起去審訊膠州團和15團的領頭人。
至下午七時,眾人已經掩埋完屍體、並吃過了乾糧,將收繳的武器悉數清點裝車。看著被清理乾淨的地面和已經埋平了的深坑上的新土,彷彿這次戰鬥和屍體從不曾存在過,面對如血的殘陽,活著的人莫不低頭不語,今天早上,這些人還在奔命,現在他們已在地下,再不用逃命了。
膠州團殘部的領頭人是一箇中尉排長丁兆義,15團殘部的領頭人是一箇中尉班長,他們均表示,雖然因為欠餉有所怨言,只是耍耍脾氣、發發憤懣而已。他們只是聽從長官的命令,並不知道此次行動的目的地,北上路途中才知道成了叛軍。他們並不想叛逃,也不能承受叛逃的罪名,所以一直行動很謹慎,並未負隅頑抗。他們的損失不大,膠州團殘部死亡3人、傷員十幾名,15團沒有死亡、傷員十幾人。
盛墨和李豐都反饋,膠州團和15團的人,還是想回來。
唐鉞向盛墨建議道:“稽查大隊此次損員甚重,現在招兵相當困難,不如將他們補員到稽查大隊中,他們又是老兵,省卻了訓練新兵的麻煩。”
盛墨點頭說:“這倒是個主意,就是怕他們再起異心。”
唐鉞笑道:“每人發三盒罐頭,令他們在三天內到稽查處報到,逾期不到的,視為叛逃。這三天路程,足可以鑑別一下他們的心思。”
盛墨問:“他們要是真跑了怎麼辦?”
唐鉞笑道:“那就真沒辦法了,不然只能讓人把他們抓回去了。”
盛墨笑道:“我有辦法了,現在就去任命三個連長和幾個排長,重賞之下嘛,總會有人買賬的。”
眼看著天黑下來,留下膠州團、15團殘部組成的三個繳械連隊自行徒步返回,唐鉞一行將城防團和胡山部的107人帶到臨近的輿縣警察署,交接完畢後,稍作休整,與次日天亮,帶著傷員及被抓的叛軍首腦,星夜加速回滬。
唐鉞、李豐回到港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