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葉少基真人不露相,東隅雖逝,伊伈,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漢林打趣道:“難怪軍統內,都說上海的唐鉞最有錢、戰隼的裝備最精良,看來老弟是把家底都搭上了,老哥佩服。”馬漢林雖然如此說,但內心卻是不服,自己搞錢也是為了添置裝備,可別人就說自己貪汙、甚至還說自己貪汙弟兄們的軍餉。唐鉞手中那些德式、美式的先進裝備哪裡來的,還不是用錢買的,那些錢哪裡來的,打死也沒人信他是自掏家底。他唐鉞也斷不了大肆斂財,卻沒人說他貪汙,這事多氣人、就沒處說理。

當年的軍統,要靠著黨國那些武器裝備對付日本人,弟兄們早就死了八回了,凡是能在淪陷區堅持下來,而且還有些功績的,都是在錢財上有穩定供給、才能夠不斷補給武器彈藥,要知道打仗首先打得是利器,傢伙不順手,仗就沒法打。但唐鉞手中的錢一定不是國府給的,戴老闆的原則是,我要的是功績,不要給我提錢,自己去想辦法。

馬漢林當然也不會相信,唐鉞會拿著自己的錢去抗戰,他不過是生財有道罷了。但能在錢財方面、把事情做得如此完美無瑕、滴水不漏的人,這個人一定不是愚蠢之輩,這才是馬漢林對唐鉞不敢小覷的原因。這個年少自己十來歲、看起來沉靜如水的唐鉞,在馬漢林印象裡是個飛揚灑脫的年輕人,在重慶會議中有過幾面之緣,但都沒有深談過。唐鉞這類留洋派,開口閉口就是共和民主、軍事救國,與馬漢林這類鄉紳派,無論是吃飯還是打仗、無論是穿衣還是做派,永遠保持著涇渭分明。

但此時的唐鉞,眼裡卻沒有多少陰謀的色彩,他至少是實幹的人,馬漢林最討厭那些坐在辦公室搞陰謀的人,在搞陰謀方面,誰也搞不過重慶總部那些秘書們,但馬漢林最瞧不上的秘書們卻掌權了,馬漢林的境遇,比唐鉞好不到哪裡去,這也是馬漢林想找唐鉞探探風聲、訴訴委屈、吸取點教訓的一個原因。

唐鉞笑道:“哪裡哪裡,保家衛國,守土抗戰,我輩職責所在,黨國的軍人,哪一個不是身先士卒、以身許國,馬站長不也是舍小家為大家、更是吾輩楷模,兄弟當年聽聞,也是百感交集,更是佩服啊。”

馬漢林嘆息道:“說起這個,都是從淪陷區走過來的,還是咱兄弟能明白,那時候是真不易啊。”

唐鉞嘆道:“戰場險惡,我等能僥倖活下來,已是上天眷顧,現在想起來,都覺後怕,真是不想再打仗了。”

馬漢林說:“可不是,打了這麼多年,跟督公打、跟玉帥打、跟胡帥打、跟馮先生打、跟閻長官打,又跟日本人打,軍民上下,都已掏空家底了,再要打下去,估計連褲子都打沒了。”

唐鉞笑道:“馬兄,說到窮,今日在寒舍,都是家常便飯,可不要嫌棄,還有一罈女兒紅,是府上的管家珍藏了多年的老酒,馬兄也給品鑑一下,正好大葉作陪,也不辜負了這良辰美酒。”

馬漢林笑道:“看來我是來對了,走,我也嚐嚐王府的佳釀。”

餐廳,已被青禾帶著春花、蕙蘭按照舊制,佈置得富麗堂皇,為了今日午宴,唐忠義請了得月樓的大廚和隨從六人在廚房幫忙,青禾也特意叫來了春花和蕙蘭,蕙琳只在灶間跟著忙活。

青禾還是見過唐宅舊日繁華、記得當年老規矩的。有了少爺給的底氣,今日的青禾,穿戴、神情也顯得格外大氣、端莊,站在門邊的神態,唐鉞見了都嚇一跳,彷彿看見了當年站在母親身邊的桂姑姑。每當母親和那些官宦人家的太太小坐喝茶時,桂姑就是這副傲慢的神情站在母親身邊、用眼神吩咐著其他僕從幹這幹那。唐鉞心中雖不屑,但這套迂腐的程式,卻是北平的豪商新貴們熱衷的規矩,唐鉞回來的這段日子,青禾就被別的宅門,花大價錢請去幫忙、張羅這種舊式宴會,青禾每每回來,都一臉自豪。甄老爺家當年願意用春花,也是聽說了春花的娘是唐門舊人、懂規矩、知禮節,不必再花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