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鋌而走險,刺殺失敗,東隅雖逝,伊伈,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將軍已五十有三,共有七子,只有長子武伯恆是太太所生,且燕京大學畢業後一直追隨軍中,加之文韜武略樣樣出眾,因而在軍中威望極高,是可以代父號令全軍的角色,今天武伯恆親自前來,就是為了武季堯那天的魯莽行事。東久千讓視察武將軍部,日本司令部已明令武將軍全部視察之日不許攜帶槍支彈藥,違者視作叛軍處理,檢閱方隊可以持槍,但不能上彈夾和刺刀。那天76號和市警署已提前到場,對東久可能到的地方、可能接觸的人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搜身,雖然有失體統、有失和諧,但武將軍部是降軍,在人屋簷下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武將軍六子武季堯19歲,一個進步學生熱血青年,屢屢參與罷課遊行,屢屢被市警署抓進大牢,76號也進去過,所以唐鉞認識這個惹不起的祖宗,市警署的江主任也只是剛來不久沒認出他罷了。武伯恆也是沒有辦法才讓他輟學到軍中歷練、藉以管束的。哪知此次武季堯聯合幾人竟想在軍中刺殺東久,武伯恆也確實驚掉了下巴。東久視察那日,武器都被收走,且軍部不過幾百人,毫無作戰準備。日軍司令部500多人且配置重型火力,還有無數特務警察,真打起來無異於以卵擊石,而且即便打贏,即是與日本人決裂,本是國府叛軍,還能去往何處棲身,想著都後怕不已。一個士兵跑來報告武季堯行動被76號發現時,武伯恆就覺得天要塌了,事發之後他們父子劫數難逃,軍中五萬弟兄亦是命運難測。看到父親還在與東久會談,武伯恆當時只能孤注一擲做了最壞的打算。他帶人趕到茶水間時只有武季堯一人,院中值守警察沒有異樣。武伯恆簡單瞭解情況後,追到前院看到唐鉞與眾多特務警察在一起,也不敢率先動手,只能尾隨監視,卻一直沒有任何異樣,直至東久回去。東久離開武將軍部不到半個小時,武伯恆就令全軍子彈上膛、起鍋備馬,做好了隨時準備拔營起寨、惡戰一場的準備。枕戈待旦到天命,跟蹤唐鉞的人回去報告,情況如常,日本人和76號沒有任何動作,武伯恆不知是緩兵之計還是唐鉞手下留情,故而決定冒險試探,求見唐鉞。
唐鉞說,大公子您真是技高人膽大呀,就不怕我在這給你挖個大坑啊。武伯恆笑說,都到這個境地了,是刀山也得上啊。唐先生要說的話,也不會等到現在吧,咱們都是各種原因從那邊來的人,世事艱難,還是應該互相關照才好。再說了,唐先生此刻見了我,可就摘不清了,回頭我說是與唐先生共謀,唐先生可如何洗清自己啊,日本人怎麼也不會再信唐先生了吧?說到這二人不禁都笑起來,武伯恆趕緊給唐鉞倒酒。
武伯恆端酒杯至眉間,對唐鉞說,兄弟喝了這酒,什麼都不說了,唐兄救我父子及幾萬將士於危難之間,兄弟都已記在心間。家父不便、舍弟不才,以後有用得著我武某之處,必以身家性命相報。
唐鉞一飲而盡,說唐某久仰武將軍威名,七年前在南京時,亦聆聽過將軍的時政講解,深受教誨。雖說令弟魯莽一些,但熱血為國,唐某自愧不如,只敢苟且性命於一隅,真羨慕他們敢想敢幹、一腔熱血啊,說完嘆息一聲,武伯恆也拍著唐鉞的手說彼此彼此。二人越說越投機,武季堯聽聞唐鉞的說辭,也表情活絡起來,給二人斟酒佈菜。一個小時的借酒試探、互訴政見,唐鉞發現武伯恆也是恨透了日本人屠殺同胞、塗炭生靈,只是被國府拋棄,目前只能在此委曲求全,他也知道日本人對他們父子的猜忌和防備,只是父親身體已大不如從前,自己孤木難支,跟著日本人早晚是成為炮灰且遺臭萬年,與日本人決裂又不知前路在哪裡,說到傷心迷茫處,武伯恆拉著唐鉞的手說,唐兄若有門路一定要不吝指教,堂堂華夏子孫,與倭寇為伍屠戮同胞,死了也不敢見祖宗啊。二人說到此動情處時,武季堯卻突然幸災樂禍地插嘴;“既然這麼想,昨天為什麼不讓我殺東久?還是想當漢奸!”氣得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