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趙抃向神宗皇帝寫奏章,題為《奏札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這一夜,趙抃向神宗皇帝寫奏章,題為《奏札,廉吏能臣34集電視連續劇,佚名,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旁白):“宋神宗堅信自己派出的使者,決心繼續貫徹新政,而是三位太監說了幾句不負責任的話,竟對朝廷大事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13、趙府 夜
趙抃一人正在悶悶不樂,毛彥志匆匆進來……
毛彥志問:“老爺,最近一段時間,三司各例司的情況你知道嗎?”
“略知一二,”趙抃道。
毛彥志:“現在朝中人心慌慌,他對膽敢批評新政的御史臣僚一律撤職……”
趙抃憤慨道:“真是狂妄至極!”
毛彥志:“據傳御史中丞呂海等一批反對變法的官員都相繼被貶離京,到地方任職了……”
趙抃點點頭,道:“他在一個月的光景,清除御史一共達到了十四人,十一名是御史臺人,三名是皇宮中的諫官。”
毛彥志道:“他,這樣搞連自己的朋友也開始背棄他了。”
趙抃站起來,憤怒地說:“王安石啊王安石,你這樣搞朝廷組織的基礎受到了破壞,朝政之權受到了摧殘。”他長嘆一聲道:“你,大權獨攬,排斥異己,後果多麼嚴重啊!”
14、宮殿 日
文武百官上朝,宋神宗表情嚴肅。
司馬光在朝廷上再次陳述道:“皇上,現在國家用度不足,災害接二連三,節省冗費須從貴近之臣開始,應該聽從兩府取消對實施青苗法的獎勵政策。”
王安石針鋒相對道:“陛下,國家富有四海,賞賜大臣需要幾個錢呀。取消獎勵政策,不足以富國,反而有傷國體。況且國家財政經費不足,並不是現在最緊迫的事務,之所以財政經費不足,是因為沒有找到善於理財之人的緣故。”
司馬光反駁道:“所謂善於理財之人,不過是按人頭徵稅,用畚箕收租,榨乾百姓的財產罷了。百姓窮困,流離為盜,這難道是國家的利益嗎?”
王安石不甘示弱:“不是這樣。善於理財之人,能不加賦稅而使國家財政充足。”
司馬光一針見血道:“天下哪有不加賦稅而國家財政充足的道理?一個國家有其固定量的財富。這筆財富不是在百姓手中,便是在朝廷手中。不論你實行什麼政策,或給此政策什麼名稱,你只是把百姓手中的錢拿過一部分交給朝廷罷了。如果設法掠奪百姓,禍害甚至比增加賦稅還嚴重。”他憤慨地說:“你這是桑弘羊欺騙漢武帝的話啊。”
兩人爭論了很久,毫無結果。
宋神宗只得看著兩人的爭論,沒有表態。
(旁白):“宋神宗心裡支援王安石,又不好批駁司馬光的面子。所以沒有表態,皇上沒有表態,誰也不敢多嘴!司馬光自知皇上傾向於王安石,便於熙寧三年(1070)向宋神宗自請離京,不再過問朝廷之事。範鎮也被迫致仕歸鄉。”
15、趙府 日
司馬光、範鎮的離去讓趙抃內心十分矛盾。這一天,趙抃拿出雷氏琴彈著,琴聲聽得出趙抃內心的重重矛盾……
夫人上前道:“老爺,今日的琴聲怎會如此……”
趙抃站起來,道:“夫人,司馬光、範鎮都離去,我心中十分矛盾。原來,我真心希望朝政能夠透過改革有所改進。但王安石大膽潑辣,傷筋動骨的做法我真不大讚同。”
夫人道:“你不是上奏皇上了嗎?”
趙抃點點頭:“我奏章道,制置條例司派遣青苗使者四十多人,下到各地,騷動天下。可是,王安石強辯自用,把天下公論當作流言蜚語,違背多數,欺騙百姓,粉飾過失,掩蓋錯誤。”他無奈地搖搖頭:“近來御史、諫官,多以言與王安石不合而離去;司馬光也拒絕擔任樞密副使而離京。朝廷的事情有輕有重,事理有大有小,財利對於朝廷來說是輕的,而民心得失向背對於朝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