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沒錯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難打的京城,竊國錄,嗯沒錯姓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了夏伯陽的地盤,王要沒有著急的再去擴張,反正京城的軍隊現在正和梁項的流民大軍打的火熱,一時半會也分不出勝負,

穩固地盤是硬道理,奉天郡和林吉郡和臨水郡接壤。也算是產糧大郡之二。王要的臨水郡本來就人滿為患,糧食不能自給自足,正好做一個人口分流,穩定後方。

提拔了一批龍城的老人做各個部門的官員,騰龍國開始了廣積糧,厚打仗的政策。

安穩的發展就是了。新地盤自然得加固防線,包括民生工作之類都要做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複雜。不過習慣效率的龍城老人們還是積極的響應了王要的政策。

好在這個時代的大部分百姓只有一個要求,活著就行,能吃飽最好,也不管皇帝是誰,誰讓他們過的好他們就認為誰就是好皇帝。

騰龍國對百姓自然是極好的,今年的雨水也足夠,滕龍國政府先墊了糧食組織百姓們把田都種了,才開始別的工作。

有條不紊的按計劃行事。

很快…………

騰龍7年————

雖然只過了短短的一年時間,好在今年還算風調雨順,王要的地盤主要抓了民生,恢復的還算可以,人們也種了不少糧食出來,溫飽基本夠了,糧食現在不用太依賴進口了。

大周國其他地方的戰爭還在繼續,寇二的太平國倒是打的穩穩當當,也算是全面佔領了晉城郡。

而梁項的40萬流民大軍,和劉繼賢的5萬精兵也打了大半年,估計是因為缺衣少食,到了之前天氣變冷的時候。

梁項就突然的敗了,40萬流民具體還剩多少不得而知,反正樑項帶了自己幾千精銳跑到了晉城郡,投靠了寇二。

現在寇二和蕭風本來打的旗鼓相當,又有了梁項的加入也算如虎添翼。

而京城也沒有敢對王要置之不理,除了支援蕭風的隊伍剩下兵馬都在京城東面駐紮了,目測有四五萬人,這是防著王要呢。

估計劉繼賢和周超打的算盤就是:一個一個的打,一個一個的收拾。

梁項已經敗了,目前來看來是準備先打寇二,把王要的騰龍國放在最後打。反正京城的城牆高大,王要的炮也轟不倒。

王要不著急,慢慢打唄,拖的時間越久,騰龍國就越強大。

當初回到了中原,王要的船隊貿易一直沒停,包括糧食,金屬的貿易更是重中之重。

騰龍國用本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蒸汽機速度瘋狂的貿易,不斷的強化發育自己的勢力。

武器倒是沒出新的,機關槍這玩意兒王要也研究了,沒啥進展。專心提升現在的武器威力才是正事。

五大軍團現在又擴建了,總人數達到了3萬多。

而且有了夏伯陽貢獻的紫金,威震天大炮二代也造了幾門出來了,王要取名為擎天柱大炮!

炮身加粗加長,射的更遠,威力更大!這是準備攻城用的!

騰龍8年————

騰龍國放到外面的探子不停的往回帶訊息,寇二和蕭風雙方都停手緩了一段時間,雙方目前在僵持當中。

可剛開春,王要有點等不及了,他覺得能打一打,也試試擎天柱大炮的威力,看能不能搞點京城的圍牆。

現在兵強馬壯的,沒什麼可猶豫的,王要果斷出擊!

先得碰一碰京城在駐紮的,用來防守王要的四五萬精銳,這可是打了梁項40萬大軍的精銳。

王要不敢大意,勉強到了射程就開始用大炮先轟。

沒想到京城外駐紮計程車兵在王要一輪大炮的轟炸下就開始都往城裡跑。

王要仔細瞅了瞅也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這他孃的才幾千人,還都是些老弱病殘,大部分都是湊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竊國錄

嗯沒錯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