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2章 山林追擊戰,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在最北面的木梳背嶺,這裡佈置有一個炮團和一個防空團,另外還有一個最新組建的反裝甲營,加上兩個團的步兵,全力對付日軍的先頭部隊。

除此之外,在距離木梳背嶺二十公里外的十里北嶺,呂戰武佈置了8個團的精銳,在配以一個炮團和大量的重機槍部隊,用以對付第108師團的主力。

至於後面的話,呂戰武僅僅放了兩個團在新龍溝,主要是負責阻擊那兩個偽軍步兵旅,同時防止第108師團突圍。

23日下午兩點,日軍先頭部隊抵達了木梳背嶺!

這裡說是山嶺,但是地勢並不陡峭,只不過到處都是丘陵和小山包,再加上附近也沒有多少人,因此山道並不寬闊,有點不大好走而已。

已經追了一天一夜,即便是戰車部隊,車子裡的日本兵也倍感疲憊。

要知道眼下可是夏天,氣溫那麼的高,而日軍的戰車又比較“袖珍”,進去就好像是進了鐵皮罐頭裡面,悶熱悶熱的,非常的難受。

可不要小瞧天氣對坦克的影響,在中東戰爭的時候,美蘇兩國自戰爭爆發之後就積極向參戰各方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其中又以陸戰裝備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其中美國人支援的以色列,而蘇聯人支援的是阿拉伯國家,尤其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交戰各方都從美蘇等其他國家進口了當時最為先進的主戰坦克,並在廣闊的沙漠中一決雌雄。

美製、英制以及部分法制裝備構成了以色列裝甲部隊的豪華陣容,其中尤以美國的軍援最為豐實,而阿拉伯國家則主要以蘇制坦克構建起了自己的裝甲力量。

然而在這兩次戰爭當中,各方援助的主戰裝備都在沙漠地區中暴露出了強烈的水土不服,尤其以蘇制坦克最為嚴重。

作為陸地戰場上的大鐵疙瘩,坦克全身被厚重的裝甲覆蓋著,雖然從外表看,坦克威風凜凜,動輒幾十噸重,但實際上,坦克內部乘員的空間則十分狹小,炎熱的沙漠環境更是讓坦克成為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大鐵殼子。

由於當時候蘇聯在研發時,更多是針對寒帶的背景下對車體進行設計的,因此到了沙漠地區,蘇聯坦克的內部散熱問題就成了一個隱形殺手。

不少阿拉伯國家的坦克駕駛員在交戰的過程中,都出現了中暑甚至是脫水的現象,很多蘇制坦克艙內的溫度竟然高達65度以上。

在這種環境中進行作戰,成員根本無法長時間忍受,據事後調查顯示,阿拉伯國家坦克的“無戰損拋棄”率遠比以色列人高得多,大部分坦克都是在完好的情況下被丟棄的,這種情況也為之後阿拉伯聯軍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相比於蘇聯人製造的的大型坦克,小鬼子的坦克不但體積小,裡面的空間更加的狹小。

而八月份正是東北一年中最為悶熱的季節,再加上原始森林裡相對比較潮溼,太陽一曬水汽蒸發,就像是一個大蒸籠。

在這樣的情況下,坦克裡面的生活條件可想而知。

一天一夜的追擊戰,國軍方面固然疲憊不堪,但是日軍同樣累的夠嗆,不少日軍坦克手都已經脫水了。

唯一讓他們興奮的是,就在不久前他們剛剛擊潰了一支小規模的阻擊部隊,從對方的裝備和戰術水平,日軍戰車旅團長推斷應該是支/那指揮官的警衛部隊,也就是說對方的主力就在前面,他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而且地圖顯示,一旦過了這片山區,後面將是一片坦途,因此日軍的指揮官大手一揮,命令部隊立即前進,快速穿過這片山區,追上中國潰軍!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