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1章 盟軍的反擊(六),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樣不知死活的瘋狂的命令下,從馬里亞納群島陷落後至翌年3月的5個月內,日軍損失了上百萬噸的艦船。
海上運力一落千丈,國力和作戰能力就一落千丈。
軍需大臣藤原銀次郎在1944年8月19日小磯內閣的御前會議上,就國力問題提出了下述報告。
海上運力,暫不談開戰前後那段時間的情況,原計劃在開戰第3年增加50%,由於陸、海軍不能解除船舶徵用和戰損船舶大大超出預料,反而將計劃壓縮了一半,實際上調整後的計劃僅完成1/3。
因此,鋼材產量迅速下降,軍工生產也不得不減了下來。但是軍工生產的比重一直在加大,民用生產進一步壓縮,國力就逐漸衰退,實在令人痛心。
船舶和石油也是如此,計劃完全破產,戰前研究的兩大重點船舶和石油已處於最困難狀態,國力面臨崩潰。
更讓日本人揪心的是美國空軍對日本的襲擊,根據美軍對日戰略的第3階段便是透過空襲破壞日本的工業,使日本無法利用本土極其有限的庫存物資製造飛機和其他武器裝備,中斷武器裝備的生產和補充,然後再實施致命的登陸作戰,決一最後勝負。
儘管在此之前,即在對美、英開戰前的1940年7月5日,日本陸軍雖成立了防衛總司令部,並在東京,名古屋、大阪、小倉、廣島、札幌、漢城和臺北8城市配置了防空隊。
但由於武器不足,高炮很少。加之,防空航空戰隊僅4個,配置在京濱地區、阪神地區和北九州地區,所以急忙在下田、大島、大濱、勝浦、銚子和小名濱配置電子警戒機,以防敵機空襲首都,同時還採取了如增產高炮等強化防空對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現了飛機,需用野戰高炮對付,陸軍於1922年首次試製75毫米野戰高炮。但由於飛機發展迅速,這種高炮已不適用,於是在1928年試製75毫米新高炮,使有效射高從5,000米提高到7,000米。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飛機加速發展,效能提高,如升限更高,航速更大,武器裝備更強。
因此,高炮必須對付這種飛機。陸軍參考海軍的120毫米高炮,在海軍的技術協助下,加緊研製,於1943年3月製成,用於要地防空。
新型75毫米高炮的射高為11,000米,120毫米高炮的射高為14,000米,150毫米高炮的射高達20,000米。
但是,120毫米和150毫米高炮是戰中遭到首次空襲後,為加強防空才緊急試製的,因此從1944年下半年起,120毫米高炮的月產量約10門,而150毫米高炮僅製成2門。
日軍統帥部完全沒有預料到戰中會出現大規模戰略空襲,造成慘重損失,雖盡最大努力生產120毫米和150毫米高炮,但高炮的產量是極為有限的。
1944年6月,以中國成都為基地的美第20航空隊,出動47架b-29型轟炸機空襲北九州,集中轟炸八幡制鐵所。這次空襲,日方損失意外輕微。
接著,以成都為基地的b-29型轟炸機於7月,對滿洲和北九州各進行1次空襲,8月對滿洲、朝鮮、臺灣、北九州共實施多次空襲,給日本損失不小。
7月6日,美軍佔領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僅用約100天時間就修成了航空基地。從該基地起飛的第一架飛機於11月1日首次偵察了東京。
接著,b-29型轟炸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分別對京濱地區、名古屋及京阪神地區的飛機工廠,集中進行高空精密轟炸,給日軍飛機工廠的生產帶來了巨大影響。
尤其是空襲名古屋,適逢該市大地震,造成三菱航空公司大減產。
b-29型轟炸機集中空襲上述3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