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1章 背鍋,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打好這一仗,岡村寧次也是下了血本!
他不但動用了華北方面軍直屬的第27、第35、第110師團整部和第26、第36、第37、第41師團各一部,以及一部分獨立混成旅團,再加上偽軍和配署部隊,共計約10萬人。
而在對外宣傳上,岡村寧次也是極盡誇張和吹噓,將輿論死死的掌控在手裡,並狂妄地將此次掃蕩稱為“百萬大戰”。
為了進一步鼓舞士氣,他還“不辭辛苦”地親臨前線,慰問作戰部隊。
11月2日,就在作戰命令下達後的第二天,他先是飛到石家莊,對第110師團進行了視察。
緊接著他又乘裝甲車去晉縣對第35師團進行視察,隔了一天又去了天津,對駐紮在當地的第27師團又進行了巡視。
而參謀長安達二十三則是被奉命長期鎮守淶源,負責前線的準備事宜。
在岡村寧次的親自部署下,日軍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大掃蕩”,有如一片無邊的烏雲,沉甸甸地壓向晉察冀邊區,直指八路軍晉察冀軍區。
而日軍的攻擊重點正是邊區的中心——北嶽區,岡村寧次企圖將北嶽區八路軍主力和邊區軍政首腦機關聚殲於內、外長城兩側,野心昭然。
晉察冀為八路軍建立最早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依託恆山、太行兩山盤亙的北嶽地區為中心,而以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冀中、冀東平原為棉糧、兵員的基地,直接威脅著侵華、侵蘇日軍的大後方滿洲。
而且這支部隊群眾發動深入,軍力強大,當時被公認為模範抗日根據地。
其實日軍高層早就盯上了這支部隊,尤其是多田駿時期,日軍為鞏固其後方,幾乎每年必於春秋兩季對晉察冀進行一次“掃蕩”。
但無論是寺內壽一的九路圍攻,還是杉山元的“分進合擊”,再或者是多田駿的“囚籠政策”,均以失敗而告終。
及至1941年秋,日軍大本營確定發動所謂“大東亞聖戰”,為鞏固其兵站基地,遂撤換多田駿,委所謂“中國通”在華中對中國軍隊作戰有經驗的岡村寧次為華北方面軍司令官。
在多田駿任內,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安達二十三即已著手製訂對晉察冀北嶽區秋季“掃蕩”作戰計劃。
岡村到任後總結杉山和多田“掃蕩”作戰失敗的教訓,除了在政治上加強治安強化運動,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淪陷區人民進行威脅、欺騙外,為消滅我晉察冀的八路軍,在戰術上則採“鐵壁合圍”“梳篦式清剿”“馬蹄形堡壘線”“魚雷式包圍陣”等戰法。
準備分3個步驟“掃蕩”北嶽區,妄圖達到消滅八路軍主力和捕捉邊區黨政軍首腦機關的目的。
並且岡村還規定,要對根據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這個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準備以這種極端暴虐的戰爭方式一舉殲滅五臺山為中心的八路軍,徹底解除後顧之憂,使華北成為日軍發動大東亞戰爭的“兵站基地”,掠奪當地的人力物力資源,為其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服務。
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對於日軍“掃蕩”已積累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發現日軍有大“掃蕩”的徵候後,當即制定反掃蕩計劃。
11月初,晉察冀軍區的部隊就發現日軍強行在冀晉邊地區修築公路和碉堡,逐步進逼,意在分割封鎖八路軍。
對此,軍區總部的聶司令當即作出指示,要組織部隊主動向敵運輸線和修路築堡部隊進攻,以挫敗其陰謀。
但很快八路軍總部就察覺事情不大對勁兒,小鬼子此次動用的兵力有點異常,除了淶源一線的兩萬餘日偽軍外,他們還發現日軍2個師團沿平漢線北調,一部沿德石路西調,並反覆“掃蕩”平漢路兩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