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6章 談判(下),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個師的裝備,貴軍吃得下嗎?”李炳田驚訝地問道。
“您老是不相信我部的實力?”李國耀反問道。
“那倒不是,只是這十個師至少可以武裝15萬部隊,但整個東北地區所有的義勇軍、抗聯加起來也不過幾萬人,貴部初來乍到...”
話音未落,李國耀就打斷了他的話,直接說道:“李老將軍,對於我們來說,15萬部隊並不算太多,眼下我部在東北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15萬人。只不過這些部隊由於武器裝備等方面的限制,所以並不敢與師團一級的日軍面對面死磕,即便是如此,不久前我們還全殲了日軍第九師團。”
“如果蘇聯方面願意的話,不要說15萬人,即便是三十萬、五十萬人都不能問題,就怕他們眼下沒有那麼多的武器裝備可供支援我們。”
剛說完,就聽一旁的伊萬諾夫說道:“哈哈哈,李將軍,我們蘇聯雖然正在遭受德國納粹的侵略,但是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卻並不受影響,我們完全有能力支援給您十個師的裝備,甚至於二十個師、三十個師都沒問題,只是不知道貴部值不值得我們如此下大力氣支援!”
對於伊萬諾夫的牛逼李國耀並沒有反駁,但是他的心裡卻很清楚,要是沒有盟國的支援的話,蘇聯人自己恐怕也顧不了了,那還能有餘力支援其他人。
蘇聯人戰前的工業生產能力確實很強,全世界排名第二,歐洲排第一,但那是戰前。
我們都知道,現代戰爭比拼的就是綜合國力,尤其是工業和科技實力。
請注意,1941年的德國,佔領區包括了除英國之外的整個西歐,儘管這時蘇聯號稱已經實現了工業化,但和德國相比,綜合國力、工業、科技,都是要被甩出去幾條街的。
這樣說可能沒有說服力,那就用資料來說話,1942-1944年德國發電量是蘇聯的2.18倍,鋼產量是蘇聯的3.09倍,鐵產量是蘇聯2.52倍,鋁產量是蘇聯的6.72倍,煤產量是蘇聯的5.36倍,柴油產量是蘇聯的2.89倍,金屬切削機床產量是蘇聯3.35倍,生產tnt的產量是蘇聯的3.25倍,普通火藥的產量是蘇聯的2.1倍。
必須要說明兩點,第一,這裡的德國是以1937年德國疆域的產量來計算的,也就是還沒吞併奧地利之前,更沒有包括佔領的捷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西歐國家。
第二,1942年-1944年的德國軍事工業還在遭受英美盟軍的戰略轟炸,如果沒有盟軍的轟炸,德國的這些工業產量至少還要增加10%,甚至更高。
可以說,在所有的工業指標上,德國都是蘇聯的兩三倍!
如果算上被佔領的法、比、荷、捷等國家的工業,至少是蘇聯的五六倍,那麼結果就呼之欲出了,蘇聯即便稱不上被吊打,最起碼也是被痛扁的。
所以伊萬諾夫說蘇聯人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如何如何,那不過是在向他們這些人在吹牛逼,看過《兵臨城下》等電影的人都應該記得,當時蘇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槍支,瓦西里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領到的只有一個五發子彈的彈夾,需要跟在其他人身後衝鋒,等前面拿槍的陣亡之後,他才會有機會拿起槍戰鬥。
不過眼下在盟國的大力援助下,蘇聯總算是緩過來了,尤其是奪回基輔等大城市之後,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確實恢復了不少。
再加上雙方現在是在談判,向對手吹牛逼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李國耀也沒有戳穿他的牛皮,而是淡然一笑,說道:“這事兒其實也好解決,一旦我們之間達成協議,我允許你部派遣一支不多於一千人的在工作隊到我部,之後我部會在接收到武器裝備後便對關東軍發起進攻,最後憑戰果說話。”
李國耀這話說的很明確,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