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1章 岡村的擔憂,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大本營的處罰決定,岡村寧次自己也覺得有點過了。
大本營的那些大佬們將前線士兵屢屢發生的違反軍令算到了軍官們身上,認為是軍官不作為,再加上這樣的事情頻頻發生,所以才會想到這種殺雞儆猴的舉動。
沒錯,這樣做確實可以震懾一部分人,但是卻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因為這件事情的根源不是在前線,而是在國內,是在大本營和政府。
之所以這樣說,完全是因為前線軍人的不滿和恐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久戰不絕的戰爭以及國內已經崩潰的經濟,如果在前線再受到一點不公平的待遇,這樣的委屈就會無限放大,直到將一個士兵壓垮。
昭和12年夏**事變爆發後,大日本皇軍對華發動全面侵略後,這在帝國國內原本認為只是一次短期的區域性戰爭,除了部分野心家外,誰也沒有預料到這一仗會持續這麼多年。
想想當初大日本帝國全國才不到25萬人,全年國民生產總值不過六十億日元,但為了打贏這場戰爭,當年陸軍大臣杉山元閣下就提出了提出了10億4千5百萬日元的軍事預算,並決定在半年內繼續動員15個新師團參戰。
後來,為接受諾門罕作戰因武器數量不足和質量差而戰敗的教訓,以及準備配合德軍在歐洲的行動,而佔領英、法、美、荷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從昭和16年開始,帝國軍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越來越高。
據岡村寧次所知,昭和16年,帝國生產總值為398億日元,但是其軍費卻已經增長到了74億日元。昭和17年帝國生產總值403億日元,軍費101億日元。昭和18年的生產總值和前一年相差無幾,但是軍費卻再創新高,達到了空前的148億日元。
而今年,帝國的經濟情況有所下滑,但是軍費預算卻高達231億日元。
戰略眼光驚人的岡村寧次知道,高速增長的軍費已經拖垮了大日本帝國的經濟。
製造業發達的日本,國土狹窄、四面環海、資源有限,其所進口的原料及經濟活動,受到諸如海上長途運輸和國際關係等方面的影響。
當英、美等國對其禁運與凍結財產,以及在華已進行了數年的戰爭後,其資源困難日趨嚴重。
尤其是**事變後,帝國即全面加強了軍事工業,特別是東京和大阪的炮廠,相模原的坦克廠和海軍的橫須賀、吳港、神戶、長崎造船廠及各飛機工廠都為滿足前方之需要而加緊生產。
單單昭和13年,僅汽車即比2年前增加了三倍,達1萬6千臺。
這一年因大量動員青年入伍,還在國內組成了較多的留守師團,帝國開始感到勞動力缺乏。
此外,這一年除了煤炭其它如鋼鐵、重油等物資的生產,均未達到預定的指標。
最近這兩年,帝國國內因天旱及人力缺乏,糧食特別是大米減產,加之,歐洲已發生戰爭,日本無法從該地進口原料。
為解決這些困難,日本政府決定壓縮民用、保證軍需,對重要物資如鋼鐵、石油、化工原料、運輸船隻和車輛等進行控制,對居民生活所需的糧、油、肉類、食糖、棉花、布匹等,實行配給制,並且極力動員民眾捐獻廢金屬和購買公債等等。
對華戰爭並未能在預定的短時間內“勝利”結束,且在“諾門罕事件”中,日軍遭到了失敗。這都使飽受戰爭痛苦的日本軍民對戰爭產生越來越悲觀的情緒,厭戰、反戰的活動時有發生。
在戰爭中期,隨著物資短缺、生活窘迫和總體戰的動員更加廣泛,國內政府對外更加擴大侵略,對內實行法西斯統治,這已經動搖了日本的社會基礎。
為了消除社會上的各種反戰思想,防止失敗情緒的蔓延,開始對各政黨、社團的活動進行限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