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8章 忠義長官于學忠!,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國耀同蘇魯戰區長官部聯絡上的時候,已經是兩天後的事情了,這兩天他一直帶著人在棗莊東北方向的山區裡轉悠。

知道接下來很長時間將會在這裡安營紮寨,所以必須對附近的地形有一定的瞭解,因此安頓下來之後,李國耀就帶著特戰隊進山了。

由於山裡地形崎嶇,山高溝深,無線電訊號並不穩定,所以李國耀乾脆命人將電臺關閉,進入靜默狀態,沒想到錯過了這麼重要的事情。

當李國耀得知于學忠已經帶著第51軍和第57軍抵達魯南,並準備攻打沂南縣城之後,整個人多少有些吃驚。

于學忠這個人李國耀有一定的瞭解,這位原東北軍悍將生於山東蓬萊,後考入毅軍速成隨營學堂步兵科。後曾任直系第9軍軍長兼荊襄警備區總司令,奉系第20軍軍長、臨綏駐軍司令,國民政府平津衛戍司令、河北省主席、第3集團軍總司令、蘇魯戰區總司令、軍事參議院副院長等職。

于學忠這個人一生堪稱傳奇,他這一輩子一共有四次大的轉折,先後抱了幾次大腿卻將忠義留於世人,也算是極為難得的。

民國時期雖然是一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但越是這樣的亂世,人們對於忠誠和道義越是看重。

遙想三國時期的悍將呂布,一生勇武過人,卻被冠以三姓家奴,原因就在於此人一生換了三個主子,要不是曹操最後關頭改變主意殺了呂布的話,可能就成了四姓家奴了。

然而於學忠一輩子四次改換門庭卻沒有被人說成背信棄義,反而人人為他豎起大拇指,也著實難得。

于學忠的父親於文孚,曾在淮軍宋慶部下任營副。于學忠從小隨父從營,18歲時考入毅軍速成隨營學堂步兵科,畢業後任排、連長。

辛亥革命爆發後,毅軍將領黎天才率領第9師起義,該師團長趙榮華卻投靠了袁世凱,被改編為第18混成旅。趙自幼失怙,于學忠父母將其撫養成人。趙榮華升任旅長後,於是邀請于學忠到該旅充當炮兵營營長。

1921年,川軍熊克武攻打宜昌,兩湖巡閱使吳佩孚命令盧金山、趙榮華兩部增援,卻被川軍打個落花流水。吳佩孚乘艦到宜昌視察前線,發現只有于學忠的一個營尚與川軍對峙。

趙榮華聞吳到前線,便急忙收拾潰兵返回第一線,終於使局勢轉危為安,使敗局轉安。吳佩孚當即對趙榮華說:“叫於營長跟我去當團長!”

從此,在吳佩孚眼中有膽有識的于學忠迅速被擢升,短短几年便成為第9軍軍長兼荊襄警備區總司令。

後來吳佩孚的14省聯軍被北伐軍擊敗,吳逃至河南鄧縣于學忠部,企圖帶於部入川。

於對吳說:“大帥帶重兵入川,恐怕會讓人覺得喧賓奪主,不如只帶衛隊團,入川后尚能得到川軍將領的歡迎和保護。大帥入川后,我亦解甲歸田,與大帥共進退。”

吳佩孚遂照辦,于學忠也脫下軍衣,騎上大馬回蓬萊老家了。

不久後,在張作霖力邀下,于學忠率舊部投靠了奉系。

後吳佩孚攜眷及隨員數十人由四川回北平定居,時任平津衛戍司令的于學忠亦常去吳家看望並有接濟。

送吳投張是一次幾近完美的轉承,于學忠在彰顯忠誠與耿直個性的同時,也勁透他的圓潤與辯勢。

于學忠下野前,張作霖曾派來說客,等於回故鄉後,張少帥又遣其人持著他的親筆信來到蓬萊,力邀於赴北京洽談合作問題。

當時,於的舊部已經被馮玉祥改編,原部下馬廷福等人卻趁調防之機,將3個師的部隊拖到安徽蒙城一帶,然後派人到蓬萊于學忠家,力請總司令出山。

于學忠說:“我們坐船就要坐大船,才能經得起大風大浪”,於是率部歸附了奉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在古代當軍閥

白色孤島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開

三國:本想做忠臣,為何逼我造反

不要虛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