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1章 游擊戰和正規戰那個更好用,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末流。

反觀中國方面,或許是延續著注重戰略的傳統,在抗戰大戰略方面確實要遠勝日本。無論是正面戰場的國民黨,還是敵後戰場的紅黨,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持久抗戰的大戰略。

既然要持久抗戰,那就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榔頭的亂打。

尤其是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老蔣就意識到了危險,隨即命令何應欽儘快制定抗戰計劃大旨,其核心內容就是“充實一切自衛力量,準備長期抵抗,以求最後之勝利”。

到1936年底,軍事委員會參謀部制訂的《民國廿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中的甲案明確指出:“國軍對恃強凌弱輕率暴進之敵軍,應有堅決抵抗之意志,必勝之信念。雖守勢作戰,而隨時應發揮攻擊精神,挫敗敵之企圖,以達成國軍之目的,於不得已,實行持久戰,逐次消耗敵軍戰鬥力,乘機轉移攻勢。”

到全面抗戰爆發後,老蔣根據戰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以空間換取時間,苦撐待變的戰略方針。

這一點在老蔣的歷次演講中都有體現,比如說:“我們這次抗戰,是以廣大的土地,來和敵人決勝負;是以眾多的人口,來和敵人決生死。”

再比如說:“我們就是要以長久的時間,來固守廣大的空間,要以廣大的空間,來延長抗戰的時間,來消耗敵人的實力,爭取最後的勝利。”

但是國民政府這邊作為政府軍,所以註定他們的持久抗戰不能遊擊而動,而是必須在注重大戰略的前提下寸土必爭。

然而結果是日軍在戰略方面不行,但是在具體的戰術和用兵方面卻有過人之處,因此在抗戰前期的幾次大戰中,國軍被打的節節敗退。

反觀延安方面卻由於所處的位置以及環境不同,提出的戰略是獨立自主的游擊戰。

游擊戰是八路軍的傳統,在正面戰場不太實用,但是在敵後戰場上,游擊戰卻是主要作戰形式。

但就是在八路軍內部,一開始對於游擊戰也有不同的看法。八路軍首戰平型關,115師以七倍於敵的兵力優勢,在地形絕對有利的戰場,經過長征考驗的百戰老兵,對日軍只有少數戰鬥部隊掩護的後勤部隊,傷亡交換率卻幾乎是一對一。

雙方在裝備、兵員素質等各方面的差距可見一斑,因此要以八路軍、新四軍來與日軍進行陣地作戰,那可真的無異於自殺。

平型關之後,八路軍、新四軍對於主要採取游擊戰,不放棄在有利條件下的陣地戰的戰術思想基本統一形成了共識。

一開始主要是依託山地開展游擊戰,因為山區是實施游擊戰最有利的地形,無論是進攻性的伏擊,還是防禦性的阻擊,山地都最能發揚八路軍、新四軍所長,剋制日軍所短。

後來才進一步由山地發展到平原,平原地區更為雄厚的人力物力資源可以壯大八路軍、新四軍力量,為山地游擊戰提供更充足的物質保障,而山地則成為平原最可依賴的後方,山地平原兩者的有機結合,更是將游擊戰發展到頂峰。

日軍由於兵源有限,對於中國如此廣闊的國土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控制,只能集中力量確保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這樣一來廣大的小城鎮和鄉村就成了日軍控制力最為薄弱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八路軍、新四軍最為活躍的地方,也為游擊戰的開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從日軍無法控制的地方開始,逐漸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當日軍集中兵力對根據地進行掃蕩作戰時,八路軍新四軍一般採取留下少數部隊與日軍周旋,主力轉移到日軍力量薄弱的地區,打擊日軍因為抽調兵力掃蕩根據地而出現的空當,迫使日軍最終只好放棄掃蕩。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