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7章 隆慶和議,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楊博支援張居正,主戰與主和派的力量對比馬上發生了反轉。
徐階知道,他這個內閣首輔是時候表明態度了。
徐階道:“啟稟皇上。臣以為楊老部堂所言有理。我們現在沒有必要跟韃靼人血戰到底。當初土木堡之變,英宗爺受了太監王振的蠱惑,率數十萬大軍勞師遠征,跟瓦剌太師也先做什麼主力決戰,最後結果如何?英宗爺兵敗被俘,大明顏面盡失!臣諫言皇上,不要重蹈正統年間的覆轍。”
高拱小聲嘀咕道:“我並沒慫恿皇上御駕親征,只是說不能跟韃靼人議和。”
內閣閣員陳以勤朗聲道:“臣亦贊成議和。”
朝中革新派的官員紛紛表態,支援議和。守舊派官員們自知理虧,齊齊保持沉默。
隆慶帝道:“既然諸位愛卿同意議和,那下面,咱們便議一議俺答汗的三個要求。第一個要求,封王。殷士儋,你是禮部尚書,說說你的看法吧。”
殷士儋道:“臣以為,封俺答汗的王爵,地位要高於我大明的親王,低於藩屬國的國王。與天朝上邦化干戈為玉帛,這是順應天意。臣以為,俺答汗當的上一個‘順’字。不如封他為‘順義王’。”
隆慶帝點點頭:“准奏。張太嶽,你監管戶部。俺答汗提出每年入貢,朝廷要回贈給他們五十萬兩白銀,你覺得可行麼?”
張居正道:“當然可行!五十萬兩回贈,換三百萬兩的軍費,朝廷穩賺不賠。”
隆慶帝又道:“俺答汗的最後一個要求,是開放邊關貿易。張太嶽,這件事也是你們戶部的事。”
張居正道:“這件事,臣以為可以讓俺答汗派使者來京,與戶部一道,定出詳細的章程。不過嘛,所有章程都應該恪守一個原則。那就是:通商貿易可以,但必須繳稅!”
隆慶帝道:“好!內閣擬旨,同意俺答汗封貢互市的條件。派遣禮部尚書殷士儋赴薊州,會同薊遼總督王崇古、錦衣衛北鎮撫使賀六,與俺答汗簽訂和約。另,賞賜韃靼小王子把汗那吉白銀一千兩,將他禮送回草原。”
眾臣紛紛叩首:“皇上聖明。”
與此同時,薊州郊外。
戚繼光和賀六、王崇古親手為戚夫人挖好了墳。
李成梁、傅寒凌、唐堯臣、吳惟忠、李如松、李如柏等一眾邊關悍將親自抬棺,將戚夫人安葬。
墳墓周圍,一萬多鋼筋鐵骨的邊軍漢子們,竟然哭聲震天。
戚繼光悲痛的說道:“都別哭了!夫人死在了戰場上,是死得其所!咱們薊州、遼東的袍澤弟兄聯手,擋住了俺答汗。夫人在天之靈,一定會為我們感到高興!咱們齊唱《凱歌》,為夫人送行!”
夕陽西下,陽光照耀在戚夫人的墓碑上,只見墓碑上大書“大明正一品威烈夫人,薊州總兵戚繼光正妻,王氏。”
嘹亮的《凱歌》迴盪在墓碑上方的天空中。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賀六突然發現,戚繼光不讓自己的袍澤弟兄們哭,可他自己的眼中卻已是飽含淚水。
五日後,欽差大臣、禮部尚書殷士儋來了薊州。
韃靼大營、薊鎮邊軍此時相隔百里對峙。雙方在這百里中間,設定了一個和議大帳。
和議當天,殷士儋、王崇古、賀六領著把漢那吉,來到了和議大帳之中。
俺答汗亦帶著十名隨從,來到此地。
一見到自己的爺爺,把漢那吉這個血氣方剛的後生便急眼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