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1章 籍貫,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如邵大俠所言。京城之中,無數官員給隆慶帝上摺子替他這個“千古義商”求情。

潘萬利死了,賀六拿不住邵大俠參與棉衣案的實證,只得放人。

而棉衣案的罪魁禍首,成了自殺的潘萬利。隆慶帝下旨,抄沒了潘萬利的家產。又將潘萬利的家人流放。隆慶二年冬天的這場棉衣案,算是結了案。

高府飯廳內。

高拱舉起酒杯:“這杯酒,算是給邵大俠你壓驚的。”

邵大俠連忙舉起酒杯:“謝高閣老。”

二人一飲而盡。孟衝在一旁笑道:“都說是遇難則成祥。邵大俠是有大福之人啊!”

邵大俠道:“為孟公公的這番吉言,我敬您三杯!”

三杯酒下肚,高拱開始發起了牢騷:“吏部的楊博太可惡了!處處與我作對。前一陣湖廣按察使出缺,我推薦我的學生趙梓凱接任,他卻死活不開委札。說什麼湖廣按察使責任重大,用人要慎之又慎。”

孟衝在一旁道:“楊博那老頭子,整日裡倚老賣老。不把我這個司禮監掌印放在眼裡也就罷了,還敢刁難高閣老,實在是該死。他表面上是個忠厚長者,不參與朝堂上的紛爭。可背地裡,卻支援著張居正。”

邵大俠聞言,笑道:“高閣老、孟公公,我有一計,可除楊博!”

高拱搖頭:“楊博在邊關帶了二十年兵,又在兵部參贊了十幾年的軍務,是個臭丘八脾氣。那老東西不好惹。我們還是不要輕易對他下手。”

邵大俠笑道:“我這一計,是軟刀子殺人。那楊博會稀裡糊塗的丟官罷職,根本想不到是咱們動的手腳。”

高拱道:“哦?把你的計策說來聽聽。”

邵大俠道:“敢問高閣老,當初您是怎麼被徐階逼的請辭的?”

高拱喝了杯酒,道:“唉。徐階跟賀六勾結。將十六名參加恩科的開封籍的學子,全都拔了貢!我沾上了舞弊的嫌疑,不得已只能請辭。”

邵大俠點點頭:“無論是科考,還是官場之中,籍貫之事都萬分敏感。科考是三年一次。官場之中,有一件事亦是三年一次。高閣老知道是什麼事麼?”

高拱想了想,答道:“京察亦是三年一次。”

京察是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洪武時規定三年一考。考核的物件,是京城之內所有正五品以下的官員。五品以上倒不在考核之列。考核完畢,得“卓異”者,可優先升遷。得“劣等”者,輕則失去升遷的機會,重則丟官罷職。

邵大俠給高拱添上了一杯酒:“高閣老,負責京察的是吏部。我打聽了一下,此次京察考核的官員當中,有三十五人是山西籍貫。”

高拱道:“你的意思是,讓這三十五名山西籍的官員,都得到‘卓異’的考語?”

邵大俠點點頭:“到那時候,楊博就算長了八張嘴也說不清了!”

高拱擊掌:“妙哉!好計策!邵大俠你不愧為國士!”

孟衝在一旁聽的一頭霧水:“怎麼山西籍的官員都得了‘卓異’,楊博就說不清了?”

高拱笑道:“孟公公有所不知!楊博那廝是山西蒲州人!山西籍貫的官員要是都得‘卓異’,他不就有了在京察之中為同鄉舞弊的嫌疑?”

邵大俠道:“正是如此!京城之中五品以下的,除了六部的司官,就是御史言官。我們再讓那些非山西籍的御史言官們都得‘中等’、‘下等’甚至是‘劣等’。到那時,不須高閣老出手,光是那些御史言官就能用吐沫星子淹死楊博!”

高拱捋了捋鬍鬚:“現在事情的關鍵在於,如何讓三十五個山西籍貫的商人都得‘卓異’。”

邵大俠道:“高閣老,這事兒包在我的身上!楊博雖然在名義上主持京察,實際上具體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