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7章 殺招,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賀六凝視著徐階渾濁的老眼,斬釘截鐵的說道:“我決定了,與首輔聯手,搬倒高拱!”

徐階站起身,竟以堂堂首輔之軀,給賀六跪下:“老六,我替兩京一十三省的兩萬萬百姓,跪謝你了!”

賀六連忙攙起徐階:“首輔快請起。您這是折殺我呢。您說吧,該怎麼辦?”

徐階道:“你可聽說過洪武年的會試南北卷案?”

賀六點頭:“我們錦衣衛的祖師爺毛驤,洪武年間辦過震驚朝野四件大案。分別是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會試南北卷案,是藍玉大案中的一個小案。”

徐階點點頭:“沒錯。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會試。太祖爺委派翰林院掌院學士劉三吾為主考。結果揭榜之後,當年錄取的五十一名進士,皆為南方人。而劉三吾本人,亦是南方人。與金榜無緣的北方舉子們不服,敲了登聞鼓,告了御狀。太祖爺聞之大怒。欽審此案,將劉三吾定為藍玉餘黨,將劉三吾等丁丑科會試考官一律斬首。”

賀六道:“是啊。自此之後,會試中舉進士的籍貫,成了一件頗為敏感的事。”

徐階問問:“你們錦衣衛負責監察百官,你應該知道高拱的籍貫是哪裡吧?”

賀六點點頭:“知道。高拱籍貫河南開封。”

徐階從袖中掏出了一份名單:“這份名單上,有十六名河南開封籍的舉子名字。你是巡考官,負責給卷子糊名。我要你幫我做一件事:給這十六個考生的卷子糊名時,將糊紙貼的斜一些。”

大明會試,為杜絕舞弊,所有考生考卷要一律糊名。等閱卷官挑出中舉的卷子,再撕開糊名。

而每一份答卷,要經三十名閱卷官傳閱。閱卷官覺得好的卷子,會在上面寫一個“中”字。中字超過一定數目,便能金榜題名。

本次恩科的首席閱卷官是高拱,其他三十名參與閱卷的翰林院、國子監學官,有一多半卻是徐階的門生故舊。

徐階的意圖很明顯,他要讓那十六名河南開封籍的舉子全部中舉!首席閱卷官高拱是河南開封人,開封學子全部中舉,他自然有徇私舞弊的嫌疑。

而自洪武年起,歷次會試的中舉之人籍貫,都是萬分敏感之事。金榜一揭,河南開封人士全部中舉。不用錦衣衛出手,那些落地的眼紅學子,便能用吐沫將高拱淹死!

賀六背下了那十六個開封學子的名字。五更天,他和徐階來到貢院門口。副主考楊博已經帶著一眾考官等在了那裡。

“轟~轟~轟”。太常寺的親兵鳴了禮炮。五千名舉子,滿懷著忐忑的心情和對未來的希望,走進了貢院。

南鎮撫使何二親自押送御筆親提的考題,進到貢院之中。

主考徐階接過考題,在孔聖人的神牌前行了祭禮,而後開啟考題,讓考官們分別抄錄,發放到五千個號房之中。

一連九天,徐階、楊博、賀六三人吃住都在貢院之中。

終於,太常寺的親兵敲響了“金榜題名鑼”。賀六手下的一眾錦衣衛,在考官們的監督下,將五千份考卷收齊。

按制,考卷糊名,需要巡考官親力親為。

賀六整整在貢院糊了一天的名。他早就背熟了那十六個開封籍舉子的姓名。這十六個份考卷糊名的糊紙,全部都有稍許的歪斜。只有仔細看才能察覺。

糊完了名,北鎮撫司三百力士親自押送考卷到翰林院閱卷場。從貢院到翰林院這一段路上,太常寺的親兵要鳴鑼,為五千份考卷開道。

終於到達了翰林院。巡考官賀六和首席閱卷官高拱在交割文書上分別簽了自己的名字,蓋上了官印。

賀六道:“五千份卷子交給高閣老了。我這個恩科巡考官,自此可以卸任。”

高拱客套道:“辛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