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2章 命賀六為戎政尚書,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的十幾天,萬曆帝陸續收到了幾份來自九邊的奏摺。
這些奏摺稟報的不是軍情。九邊大帥們,竟然在摺子裡請求萬曆帝,在他們駐紮的地方,為張鯨修建生祠。
萬曆帝將幾份奏摺放在龍案上,陷入了沉思。
京營將領跟張鯨打成了一片不說,幾個邊關鎮帥又和張鯨態度曖昧。照這樣下去,張鯨會將朝廷的軍政大權,統統收入囊中!
萬曆帝需要的是一條咬人的狗,而不是一頭惡狼。
萬曆帝本來的打算是,讓張鯨幫他辦成兩件事後,再棄他不用。
第一件事,是整垮言官集團。張鯨已經做到了。
第二件事,是幫皇三子朱常洵做上太子之位。這件事尚未完成。
萬曆帝現在要做一個決定:是否立即除去張鯨。
不得不說,萬曆帝雖然不怎麼關心老百姓的死活,卻有著縝密的心機。
他冷靜的在心中分析:朕用張鯨,用在兩個字上,一個字是“狠”,一個字是“蠢”。他的狠,從懲治言官的事兒上就能看出來。
至於“蠢”。張鯨志大才疏。他不是曹操。掌控軍政大權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張鯨即便有那個野心,恐怕也沒那個能力。再說,京營、邊軍的將領拍他的馬屁,並不是想跟著他謀反。只是為了今後升遷找一個靠山而已。
想及此,萬曆帝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暫且不動張鯨。雖不動他,卻要找一個人制衡他。
萬曆帝吩咐一旁伺候的魏忠賢:“去叫張鯨、趙志皋來永壽宮見朕。”
不多時,張鯨、趙志皋來到了永壽宮。
萬曆帝開口問道:“趙志皋,你身為內閣首輔,應該熟悉大明官制。你給朕說說戎政尚書之職的由來。”
趙志皋侃侃而談:“自洪武爺廢丞相制度後,設六部分丞相之權。六部首席是為尚書。然,永樂初期,成祖爺在六部尚書外,另設一戎政尚書。掌京營操練、京畿衛戍之事。景泰二年廢除此職。萬曆十六年恢復之。如今大明的戎政尚書,乃是李化龍。”
萬曆帝道:“李化龍如今在四川對付播州土司楊應龍。遠離京城幾千裡,他如何掌京營操練?如何管京畿衛戍?名不副實嘛。這樣吧,免去李化龍戎政尚書之位,另授其兵部尚書銜。”
趙志皋道:“臣遵旨。另外敢問皇上,戎政尚書之職,由何人接任?”
張鯨連忙道:“皇上,奴婢推舉一人。”
萬曆帝打斷了張鯨的話:“呵,張鯨,你別是為國舉賢舉上了癮!朕已經考慮好了人選,就不勞你費心了。”
張鯨道:“奴婢該死,奴婢多嘴。”
萬曆帝道:“賀六軟禁在府中,也有快兩個月了吧。眼見入冬了,他躲在自家府邸裡,圍爐閒居倒是逍遙自在。擬旨吧,任鎮山侯賀六為戎政尚書,命他掌三大營,負責京畿衛戍。”
張鯨聞言色變,苦勸萬曆帝道:“皇上,賀六捲入了刺殺皇長子的驚天大案,有謀反的嫌疑。一個有謀反嫌疑的人,如果掌了京畿衛戍,後果不堪設想啊。”
萬曆帝瞪了張鯨一眼:“賀六謀反?張鯨,你說出這話來,你自己信麼?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陸炳當年對賀六有提攜之恩。賀六為報恩,私放陸炳嫡孫也是有情可原。他犯的這點小錯,跟他這幾十年來立下的大功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張鯨給趙志皋使了個眼色。趙志皋幫腔道:“啟稟皇上,戎政尚書,一向是由文官或皇親勳貴擔任。賀六卻是武官。大明並無武官擔任戎政尚書的先例。”
萬曆帝反問趙志皋:“難道說大明的鎮山侯不算勳貴?賀六的女兒是朕的義皇姐。難道賀六不算皇親?”
趙志皋啞口無言。
萬曆帝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