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9章 無奈的妥協,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鮮、華夏兩國人民的友誼,的確是用鮮血凝結而成的。一個甲子之後,明亡。朝鮮依舊使用明朝冠服、大明年號。

jqm首pl發%?0u`

數百年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某個南朝鮮學者與華夏臺灣省學者通訊,交流學術。臺灣省學者驚奇的發現,信中的日期,竟然寫的是“大明崇禎後三百四十七年!”自然,這些都是後話。

李如松光復了漢城,立馬對東瀛人出爾反爾!他派遣張世爵、麻貴、李如柏全面出擊。攻打缺糧的倭軍。倭軍的什麼“十大名將”遇到明軍就成了大蔥蘸醬。他們屢戰屢敗,剩餘的十萬倭軍退到了大邱、蔚山、釜山一線。

倭軍已經是兵敗如山倒,李如松卻不敢繼續追擊。他手頭的兵力有限。又要分守朝鮮各地。現在,他能調動的機動兵力,只剩下區區一萬五千人。

沒有辦法,李如松給朝廷寫了奏摺,請求增兵三萬,一舉蕩平侵朝的倭軍。

二十天後,大明京城,永壽宮。

三十一歲的萬曆帝,眼前堆著厚厚的一摞奏摺。他的面前,站著內閣首輔王錫爵。

自張居正改革之後,大明王朝過了二十多年國庫充盈的好日子。有道是盛極必衰。現在,這個古老王朝已經初現危機。

萬曆帝一聲嘆息:“唉,今年的這個春天,可真不好過啊。”

王錫爵點點頭:“是啊皇上。江南春汛,淹了二十多個縣;黃河改道,又讓幾十萬河南百姓流離失所。這兩次水災賑災,國庫用去了四百多萬兩銀子。雲南那邊,緬人入侵,雲南巡撫陳用賓雖然已經擊退了緬人,修築騰衝八城,卻耗費了國庫兩百多萬兩銀子。四川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又耗去軍費兩百七十多萬兩。再加上去年平定寧夏之亂時所耗軍費。國庫存銀已經不多了。。。”

萬曆帝道:“李如松發來了請求增兵的摺子。你們內閣看過了吧?”

王錫爵點頭:“已經看過了。臣和諸位閣員們認為,還是不要增兵了。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銀子。如今國庫已經捉襟見肘。朝鮮是個窮國。李如松四萬大軍入朝的一切軍費,都是我大明自己承擔的。再派三萬人去,國庫實在是吃不消。”

萬曆帝道:“朕的意思嘛。李如松已經殲滅了近五萬倭奴,打出了咱天朝上國的威風,又幫朝鮮光復了王都漢城。可以開始跟倭奴和談了。橫豎和談是倭奴主動提出的,不會失了大明的臉面。”

王錫爵道:“既然是談判,總要有個底線。不知道皇上的底線是什麼?”

萬曆帝站起身,走到身後的書架上,找出一副洋翰林利瑪竇給他繪製的朝鮮地圖。

一旁伺候的司禮監秉筆陳炬連忙將地圖掛了起來。

萬曆帝指了指地圖:“據李如松所報,現在倭奴龜縮在朝鮮東南。咱們的底線是,倭奴可以佔據洛東江以東的釜山、蔚山、浦項等幾處地方。但是,他們的駐軍不得超過一萬人。咱們的四萬將士,留下一萬人,繼續幫助朝鮮守衛洛東江以西的領土。”

王錫爵道:“皇上,這樣未免太便宜倭奴了!”

萬曆帝無奈的說道:“朕也想將倭奴全部趕下海啊。奈何國庫不是吃緊麼?朝廷先度過眼下的財政難關。等到國庫充裕了,再派兵入朝,徹底趕走倭奴不遲。”

萬曆帝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兒上,王錫爵不好再提出異議。

王錫爵又問:“不知如何封賞有功將士?”

萬曆帝道:“入朝武將,全部升一級。兵士,每人發十兩,哦,不,五兩賞銀。”

一個國家的國運興衰,是世間最難以捉摸的事。萬曆朝的前二十年,大明的國運一直鼎盛。奇怪的是,第二十一年,國運似乎急轉直下。現在萬曆帝已經體會到了,當一個窮皇帝有多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