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4章 王陽明,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西,南昌,文成公王陽明祠堂。

賀六和兒子賀世忠,恭恭敬敬的給陽明先生的神牌上了香。

賀六凝視著陽明先生的塑像。他彷彿看到了六十年前的那一幕。

六十年前,寧王叛亂。十幾萬叛軍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明軍節節敗退。江西當地的官員們,要麼放棄抵抗,逃往外省。要麼直接投降寧王,做了叛臣。

在江西豐城縣,沒有一兵一卒的王陽明,手持一把利劍,攔住了成千上萬的明軍潰兵!

潰兵們朝著王陽明大喊:“寧王的叛軍馬上就要打到豐城了!大人,您跟我們一起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王陽明堅定的對這些士氣全無的殘兵敗將說道:“不!停止這羞恥的逃跑吧!留下,跟我一起,擋住寧王的叛軍,收復丟失的城池,一直打到南昌去,徹底平定這次叛亂。”

潰兵們鬨然大笑:“擋住寧王的叛軍?你憑什麼?”

王陽明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就憑我是王陽明!”

潰兵們凝望著眼前這個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他們隱約覺得,或許,這個人真的能夠幫他們重整旗鼓,擊敗叛軍。

於是,潰兵們留下了。

王陽明依靠幾千散兵遊勇,巧施計策,竟然擋住了寧王的十幾萬叛軍。他又協調各省派入江西平叛的客軍,繞開叛軍主力,直取寧王大本營南昌,僅僅用了四十三天,便平定了自建文朝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藩王叛亂。

六十年過去了。或許只有賀六眼前的這座泥塑像,還記得一介書生王陽明當年在千軍萬馬中的威風。

賀六問賀世忠:“咱們帶來的拿三百錦衣衛弟兄,都撒出去了麼?”

賀世忠點點頭:“爹,弟兄們已經在祠堂周圍鋪成了一張網。只要何心隱進了陽明先生的祠堂,定然插翅難逃。”

賀六道:“讓弟兄們招子都放亮些!切勿掉以輕心。”

賀世忠道:“爹,那何心隱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難道你還怕他拒捕不成?”

賀六搖搖頭:“世忠,你記住,有時候,腦子比拳頭更難對付。何心隱神龍見首不見尾,滑的像泥鰍一樣。稍有不慎,他就會逃之夭夭。”

賀六父子是以欽差身份來的江西南昌。按照規矩,欽差行轅應該設在江西巡撫衙門內。賀六卻沒有依照舊例。他知會了江西巡撫,將行轅設在了江西兵備道衙門裡。

因為江西兵備道任國章,是徐階的學生、賀六的老相識。

要說這任國章,也算是一號猛人。他在江西兵備道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四年。江西民風剽悍,盜匪成群。只有任國章做兵備道,才能鎮的住當地匪患。

其他省份的兵備道,都是正四品官兒。因為任國章資歷老,朝廷特旨賜他領兵部右侍郎銜,職正三品。

賀六跟兒子在祠堂周圍四處巡查了一番。

賀六道:“讓弟兄們在這兒盯著。咱們先回兵備道衙門,見見你任伯父。”

賀世忠點點頭:“我小時候聽您說過。您當初去廣西途經江西遇險。幸好找到了任伯父,他帶兵一路將您護送到了廣西。”

賀六道:“是啊。我跟他算是老朋友了。”

賀六父子來到了兵備道衙門。任國章在衙門口迎接二人。

任國章拱手道:“六爺,自隆慶五年一別,咱們足有七年未見了!您這一向可好啊?”

賀六指了指自己的兩鬢:“你瞧瞧,我的鬢角都白了!五十八的人了啊,眼見就要到耳順之年了。”

任國章摘下自己的烏紗帽:“您瞧六爺,我的頭髮也都白了!唉,歲月不饒人啊。走,裡面請,我給你備好了一桌接風宴!”

三人進了後衙飯廳,依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