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2章 再會高拱,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曆五年深秋,首輔張居正出京回鄉奔喪。

走了半個多月,一行人來到河南新鄉府地面。

河南的巡撫、布政使、按察使早就率通省官員,在新鄉府城內恭候首輔大駕。

對於這些地方官的拜見,張居正不厭其煩。他交待賀六,繞開新鄉府城,直奔開封。

賀六大惑不解:“首輔,咱們應該奔鄭州府啊。去開封,會多繞一百多里路。”

張居正嘆了聲:“唉,好容易來一趟河南,我豈能不去看看老友?”

張居正所說的“老友”,明顯是指失了勢的高拱。

賀六聞言,不再說話。

又行了半日,眾人來到慈海山下。慈海山是個有風景的地方。

張居正命如意齋停下。他對賀六說:“老六,咱們坐了一天的轎,下轎遛遛腿兒吧。”

賀六點點頭。跟著張居正向東走去。力士、轎伕們遠遠的跟著他們。

深秋時節,黃葉已經落盡。慈海山宛若披上了一身金甲。

他們在山腳下,遇到了一個七十來歲的老頭。

張居正道:“老人家,你剛從山上下來?”

老頭見張居正與賀六都穿著官袍,倆忙跪下叩首道:“小老兒見過兩位官老爺。”

張居正連忙扶起那老頭:“老人家快快免禮。”

張居正扶著老頭,在一塊大石頭邊坐下,閒聊起來。

賀六則朝著身後的力士們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停下,不要打擾首輔跟當地百姓聊天。

張居正問:“老人家,今年的收成還好?”

老頭咧著嘴:“託皇上的洪福嘞!今年是個豐收年。俺們一家六口人,總算能一天能吃上兩頓乾的了。”

張居正一陣沉默。他知道,老百姓沒有什麼奢求。只要頓頓能吃上幹窩頭,他們便會心滿意足。

張居正又問:“你們當地官府收的賦稅佔收穫的幾成?”

老頭道:“五六年前,能收到四成。那時候,鄉正收皇糧,拿一斗二分的斛,當一斗的斛,那是吃我們的肉,喝我們的血啊!後來官府改了章程,不收糧了,只收銅錢。嘿,你猜怎麼著?鄉正收皇糧的時候沒法耍貓膩兒了。賦稅從四成,變成了不到兩成。”

張居正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正是因為他在兩京一十三省推行的一條鞭法,才杜絕了徵稅時淋尖踢斛的弊端。

張居正又問:“徭役又是如何?”

老頭道:“原來官府徵我們的徭役,我們要出力,完事兒還要出錢。現在是隻出錢,不出力。輕省了不少。”

張居正道:“哦,我看老人家你這揹簍裡,淨是些藥材。”

老頭點點頭:“嗯,這些是我在慈海山上採的藥。以前啊,收完了秋糧,整個十月,我們全家都要去黃河岸邊修堤壩。現在不是可以只出錢,不出力了麼?我上山採藥,我兒子、兒媳他們呢,給富人家幫工,賺幾百銅錢,貼補家用。”

張居正問道:“老人家,你們家的日子,這五年過的怎麼樣?”

老頭道:“我剛才不是說了麼?託皇上洪福,越過越好!我們河南是個多災荒的地方。旱災、澇災、蝗災。十年裡,倒有五六年會鬧災荒。以前,一鬧災,我們村就得死幾十號人。這五年,每回出了災,官府都會放糧給老百姓。趕上好年景,老百姓還能存下些餘糧。”

張居正道:“老人家,你放心。以後您家的日子啊,還會過的更紅火呢!我還要趕路,告辭了。”

老頭連忙道:“官老爺走好。”

張居正跟賀六回瞭如意齋上。賀六發現,張居正的臉上掛著微笑。

張居正在心裡說:高拱,事實證明,我這個首輔做的比你要好!不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