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說媒,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錦衣衛北司指揮使劉元鎮在書房的楠木書桌上,畫了一副水墨丹青。
他在落款上寫上了“劉元鎮”三個大字。
劉元鎮自嘲的想:自從坐了北司鎮撫使,所有人都稱他為“劉大”,“劉元鎮”這個名字,還有幾人記得呢?
劉元鎮的父親本是江南富庶之地的一個正九品縣衙主簿。有道是:寧做江南狗,不做九邊臣。江南富庶之地,有個正九品縣主簿的職銜,倒也能讓劉元鎮一家過的衣食無憂。
劉元鎮十二歲那年,父親因一點小事得罪了縣令。竟被縣令設計陷害,丟了官職。
劉父因此氣出了一場大病,一命嗚呼。
在劉父死前,他拉著劉元鎮的手說:“兒啊,你今後若要做官,一定要做個大權在握的高官!有了權,才能不受他人欺辱。。。。”
劉父說完就一命嗚呼,駕鶴西遊了。
劉元鎮暗自發誓,今後一定要做一個權柄在握的高官。
他發奮讀書,頭懸樑,錐刺股。十六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二十歲京城會試金榜題名。
金榜題名之後,朝廷本任他為翰林院修撰。在翰林院苦巴巴的熬資格謀升遷,等到大權在握的時候,頭髮恐怕都要白了。
劉元鎮想走一條升官謀權的捷徑。
官場之人皆知,大明官場中,升遷最快的無非兩途:一是入宮,做太監。二是進錦衣衛,做皇上的家奴。
劉元鎮選擇了後者。
他寫了一封自薦信,花光了所有積蓄打點,託人將自薦信遞到了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案頭。
翰林官兒自薦做錦衣衛,陸炳倒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兒。
陸炳見了劉元鎮,見他談吐不凡,是個精明的人,就將他收至麾下。並讓老胡坐了他的引路師傅。
進入錦衣衛後,劉元鎮苦心鑽營,竟在十年之內坐上了北司鎮撫使的高位。他是十三太保中的老大,同時也是十三太保裡年歲最小的人。
如今在錦衣衛中,他可謂是陸炳之下,三千人之上。
a¤更zg新r最p快+上√_|
劉元鎮將那副水墨丹青收起。
老管家劉財走上前。
劉財伺候了劉元鎮祖、父兩代人。是劉家的貼身老家奴。
劉財道:“少爺,您今年已然三十了。京城之中,誰不知道錦衣衛北司鎮撫使的大名?這兩年做媒的都快把咱家的門檻踏破了。其中不乏大家閨秀,您卻沒一個看得上的,這怎麼能成?咱劉家不能斷了香火啊。”
劉元鎮笑了笑:“劉財啊,你哪裡知道,身居高位不自由啊!我的婚事,現在我已然說了不算了!我是錦衣衛的鎮撫使,十三太保裡的老大,我跟誰聯姻,就等於是錦衣衛要跟誰結盟!呵,我的婚事,要陸指揮使點頭才能作數。”
——————幾日後,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將賀六和劉元鎮叫到了北鎮撫司值房。
陸炳看了看劉元鎮:“你今年也有三十了吧?”
劉元鎮點頭:“是。”
陸炳道:“都說是三十而立。你到現在還沒成家。唉,倒顯得我這個做指揮使的人不關心下屬了。”
劉元鎮道:“指揮使言重了。”
陸炳問:“刑部尚書換人了,你可知道這事?”
劉元鎮點頭:“知道,新任的刑部尚書叫李春芳,以前是吏部的侍郎。”
陸炳道:“李春芳有位十九歲的千金,待字閨中。我看跟你倒是郎才女貌。”
陸炳轉頭對賀六說:“老六,給你個美差。做個媒人,替你們劉鎮撫使去李尚書家提親。”
賀六愕然:“指揮使,跑媒拉縴兒這種事,我怕做不來啊。”
陸炳笑了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