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六一章 無題(下),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覺棘手,但是張居正代表內閣力挺,使他頂住壓力,上疏言封貢八事。

內閣方面,高拱、張居正、張四維都表示贊同,高儀不反對。但朝中議論洶湧,要求誅殺俺答者不在少數,甚至有人彈劾王崇古通敵,要求將他也繩之於法。

又是張居正上疏隆慶,代表內閣表明了態度,他說:‘今之議者皆謂講和軟弱,馬市起釁,為此言者,不惟不忠,蓋亦不智甚矣!夫所謂和者,謂兩敵相角,智醜力均,自度未足以勝之,故不得已而求和,如漢之和親,宋之獻納,是制和者,在夷狄而不在中國,故賈誼以為倒懸,寇公不肯主議。今則彼稱臣納款,效順乞封,制和者在中國而不在夷狄,比之漢、宋之事,萬萬不侔,獨可謂之通貢,而不可謂之講和也。’

意思是,漢宋那都是被人家逼得沒辦法,所以才叫求和,但我們現在是勝利者,對方是稱臣納款,效順乞封的,怎麼能說是求和呢?

又針對嘉靖時馬市開閉的事情,說道:‘至於昔年奏開馬市,官給馬價,市易胡馬,彼擁兵壓境,恃強求市,以款段駑罷,索我數倍之利,市易未終,遂行搶掠,故先帝禁不復行。今則我大明有名將精兵、枕戈待旦,其安敢欺行霸市?’

對於朝臣們普遍擔心,人將來會不會背盟反噬,張居正這樣說道:‘整軍習武,戒備邊防,是我們必須日夜加強的事情,豈能因為人入不入貢,有沒有盟約,而鬆懈或者加強?況且現在我們中國,就算親父子兄弟相約,也不能保證其不違背,何況狄夷乎?再說人數十年無歲不掠,無地不入,難道都是因為他們背盟嗎?就算將來他們真的背盟,也不會比原先更糟了。利害之歸較若黑白,而議者猶呶呶以此為言,故臣又以為不智甚矣。’

張居正的反擊十分有力,把那些反對派的說辭一一駁倒,但這世界從來不是講道理的地方,你就算說得再有道理,有些人也聽不進去,依然堅持他們的觀點,非跟你唱對臺戲。

最後吵得實在沒辦法,高拱終於出來說話了,咱們還是廷議吧……廷議是十分有本朝特色的一種決策制度,由在京高官、重要公卿、以及部分御史言官參加,在皇帝的主持下,每個人各抒己見,然後大家把各自意見匯總上來,持哪種意見的多,就照哪種辦法做。當然皇帝也可以自作主張,但會傷到大臣們的心……大明的臣子傷不起,後果你是知道的。

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決策方法,自然不為先帝所喜歡,尤其是大禮議一事上,嘉靖吃盡了廷議的苦頭,所以自從他大權在握後,便再未舉行過廷議。現在高拱又提出要廷議,自然讓大臣們興奮……爭執雙方都堅信自己會贏,於是不再吵鬧了,而是抓緊時間聯絡有參與權的同僚,希望在廷議時壓倒對方。

於是在三天之後,大明歷史上標誌性的‘封貢票決’事件發生了,參與此次廷議的共有四十四人,在會議上,贊成反對雙方堅持了各自的觀點,陸續發言,最後把各自的意見寫成條陳,送呈皇帝面前。

為了不惹是非,隆慶皇帝命人當眾一一宣讀,最終統計如下:有二十二人以為封貢、互市可許;十七人以為不可許;另有五人以為封貢可許,互市不可許。用後世的術語說,封貢是多數透過了……也就是說,俺答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互市還是不能透過,這一條上,二十二比二十二,一切又成了僵局。

最後只能聖裁了。隆慶皇帝哭笑不得,你們這整的是哪一齣?怎麼搞來搞去,還是得我擔這個責任?只好與幾位大學士商量——高拱是封貢的幕後策動者、張居正是臺前主角,張四維則為了、四處活動。在這幾個人的慫恿之下,隆慶決定了‘外示羈縻,內修守備’的國策——便御筆硃批道:‘此事重大,邊臣最明白底細,現在邊臣說幹得,你們幾位愛卿也說有道理,那就幹吧,多費點錢糧也罷!’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