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思想主導,國家和士大夫怎能談得上銳意進取,如何去解決國家的重重積弊?

那麼“由虛返實,就成了必然的選擇,但如何去做呢?瓊林社的同仁們,開始了長時間的苦思與討論,最終達成一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應將實學的思想引入王學,或者說挖掘陽明心學中的實學思想。無論哪種思路,都是一個目的,將心學與實學結合起來,構建起“實心實學,思想體系,最終將王學由內聖之學轉向外王之道,並由此去挑戰傳統的勢力。

這時候,瓊林諸子的身份也發生了轉變,成為了朝廷的官員。期間徐渭曾經想棄官不做,專心構建“實心學,的思想體系,卻被沈默勸阻道:“古往今來的歷史表明,純粹的思想學術〖運〗動,是無法真正作用於現實政治的。,所以他主張應該積極從政,在政治實踐中建立不脫離實際的思想體系。

之後十餘年間,七人聚少離多,天各一方,雖然一直保持著書信的往來,但脫離集體之後,獲得了獨立思考的機會,還是相繼創立出自己的思想,其中最有成就的,除了沈默之外,當數徐渭和孫罐。在沈默將各位同仁的觀點匯總起來,創立出實心學的完整體系前,這二人已經創造了較完整且具有指導xing的思想體系。

其中徐渭把“致良知,詮釋為“行良知”強調內聖之學一定要落實到經世致用上。他批評現在朝廷的官員,僅以一篇八股,便側身學者之列,徒以高談闊論鈴束天下,對治財賦者,則目為聚斂:為國扞邊者,則目為粗材:研究物理者,則目為玩物喪志:留心政事者,則目為俗吏。一旦國家有事當報效之日則méng然張口,如坐雲霧。世人皆以是潦倒泥腐,遂使尚論者以為立功建業乃是別門,而非儒者之所與也。”他認為要醫冶這種空疏學風,只有提倡經世致用,做到“大者以治天下,1小者以為民用。

“凡不切於民用,一概痛絕之。,孫罐在山東,深受孟子學說的影響,他尖銳地批評了“儒者不言辜功,、“德行為二,的空談之風認為“德是德而行乃行,是小人之儒,主張內聖與外王、修身與治世、心xing與事功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他主張“言〖道〗德必及事業”的觀點,提出“修身治天下為一帶,的命題。在數年之後,又進一步把事功視為衡量聖賢的標準,認為“生貴莫如人,人貴莫如心,心貴莫如聖,聖貴莫如功。,還以舟車為例論證說:“車取其載物舟取其涉川,賢取其救民。不可載者,不如無車:不可涉者,不如無舟:不能救民者,不如無賢”孫罐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將“談心xing必強調事功,的學說,與心學的“知行合一,完美的統一起來。提出“知行合一者致知之實功也。”良知可致,本心乃見,必需實功,無它。,並將“良知,落實到治國的實功上。所以,他提倡“治道貴致其實,反對空談,反對浮誇,反對文牘主義和各種形式主義。

其餘的諸子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深刻地批判了社會的空疏之弊,全面地論證了知與行、心xing與事功、xing德與xing才、修身與治世、講學與從政諸方面的統一,為沈默完成由重在內聖之學轉向重在外王之道的轉化最終建立起實心學思想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終實心學對陽明心學的修正與轉型,主要在三個方面:首先修正了危害最大的“現成良知論”批評王畿、王艮及他們的學派都將心xing本體講得太輕巧、太簡易,以至於很難避免玄dàng、放縱及空疏之弊的滋生,背叛了王學“致良知,的根本**。

第二,對本體與功夫關係的重新梳理。主張“心無本體,功夫所至即是本體”這也是對王學最大的修正。王學法決“四句教”便大講“無善無噁心之體”既然心體是無善無惡的,那修養功夫就可能因為沒有必要而被取消。不注重修養功夫,只懸空去說本體,或認為悟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