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八三章 流年(中),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的權力核心。
落實《陳五事疏》以後,另一件事情也刻不容緩了。那就是高拱去後留下的權力空白,需要馬上填補。
首先,高拱原先除首輔外,還兼任吏部尚書。現在天官出缺,經由廷推之後,朝中最負重望的大臣楊博,接任了這個職位。
這時候,久病的大學士高儀去世了,加上張居正病休,內閣中只剩下沈默與張四維兩個。增補大學士刻不容緩,經過廷推之後,吏部左侍郎魏學曾、禮部左侍郎諸大綬、右都御史陸樹聲入閣。
高儀還空出了禮部尚書,由南京禮部尚書孫鋌接任。
在這一系列人事變動中,沈默始終謹守著廷推的原則,並未干涉過人選的確定,並且透過聖旨明確規定,今後凡是四品官員的任命,必須由吏部尚書主持會推,三品以上官員,必須經由內閣大臣和部院長官廷推方可任命,其他方式無效。
這本就是約定俗成的規矩,沈默只是以聖旨的形式,將其法令化和確定化。而且沈默凸顯了吏部尚書的職權,並未使內閣一家獨大,而是實行中樞機構的二元制,即天官和受輔分權制衡,這讓楊博十分的滿意,也堵住了說他要獨裁的悠悠眾口。
在入閣人選上,除了諸大綬之外,魏學曾和陸樹聲,都不算沈默的親信,這又讓人看到了首輔大人的一顆公心。然而實際上,魏學曾號稱大炮,陸樹聲是嘉靖二十年的會元,都是出了名的道德之士,兩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沒有私黨,也不會結黨。
一個月後,刑部尚書馬自強致仕,由本部左侍郎孫鑨接任。諸人以外,工部尚書朱衡、左都御史葛守禮留任。至此,京中內閣、六部和都察院的大僚確定下來,沈默便適時推行他的‘以用舍刑賞還公論’,規定但凡軍國大事、國策制定等朝廷重大事項,必須經由廷議,如果無法議出結果,則以投票決策。像廷推一樣,廷議自來就有。至於投票決策,這也不是新鮮玩意兒了,當年‘封貢議和’之時,高拱便玩過這手,當時便十分順利的推行,現在沈默將其固定下來,自然也沒什麼阻力。
最初百官擔心,沈默將司禮監手中的權力收歸內閣,會不會展開前無古人的獨裁,那樣不管他沈閣老多麼德高望重,百官也不會跟他合作的。但是沈默將最重要的人事權和立法行政權再次從內閣分出,交由公卿大臣共同決策,這下子就迥異於高拱那樣的獨裁者,反而給人以推誠佈公,集思廣益的感覺,這是他少受非議的重要原因。
然而只有對朝政最諳熟者才會明白,沈默仍然掌握著說一不二的權力,因為在六部之中,沈默的同門親信,便佔據了兵、刑、禮三尚書以及十二位侍郎中的七人。無論是廷推還是廷議,都有人數過半的優勢,這樣無論他想做什麼,還是沒有人能反對。
不過這終究讓大家看到了希望,再不是嚴嵩、高拱時期那樣的一言堂——只要你有足夠資格參加廷推就能參與進國家大事的決策,這樣最低可以保證自身的利益,最高可以決定國家的走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畢竟在之前,大家已經做好首輔獨裁的準備,現在沈默卻把權力與大家分享,雖然他仍然佔大頭,但大家都視之為天經地義,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都是很滿足很滿足的。
這是對高階官員的安撫,對於中下層官員,首相大人的精力,主要放在瞭解決京官的生活問題上……
隆慶六年十月,有大臣上書言事,說禮部的六品主事,因為家貧,母親去世無法發喪。為此,沈默要求有司調查在京官員的生活狀況,得出的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六品京官的薪俸,居然比不上京城做粗活的苦力。而且大明至今還在執行二百年前,太祖皇帝制定的薪俸標準。二百年間,物價翻了幾翻,尤其是最近幾年,各種物價連番上漲,官員的薪俸更顯微薄——還是以人數最多的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