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9章 君臣(上),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鬧到這一步,張居正早就得不償失了。

這是一次信心與聲望上的重創。

他守父喪而不離開相位,起初並非起自si心,至少不全是si心,還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在事情開始時,他過分相信皇帝的威力可以壓倒輿情,卻忘了萬曆還不到十六歲。十六歲,是個智商發育完全,情商基本沒有的年齡。這個年紀的年青人,衝動有餘而沉穩不足,當反對的浪潮爆發後,一下子驚慌失措,處理失之操切,以至步步被動,完全喪失了輿論的主動權。

到最後,萬曆只能靠高壓手段撲滅輿論,從而付出了最大的道義代價……然而損失最慘重的還不是皇帝,而是他這個奪情之人,畢竟萬曆是為了挽留他,才和大臣發生衝突的。

張居正很清楚,事到如今,保留相位的好處,遠抵不上失去人心的損失,早就想要歸鄉守制、遠離是非了。所以在吳中行等四人被罰跪午門之後,他又第三次上疏請求皇上準他回家守制,這一次張居正的態度十分堅決,甚至說出了,您要是不答應,我就掛冠而去的話。然而朱家血脈中的執拗因子,在萬曆身上體現的十分明顯,他用更堅決的態度答覆道:‘先生再行乞請百次,朕也不準!’這話已說絕,張居正再無迴旋的餘地。雖然他內心深處渴望皇上有這種堅決慰留的態度,但回到現實,他確實不能再留下了。

於是張居正第四次上疏,並將自己留下的害處,分析的十分透徹,希望皇帝看了以後,能改變主意。然而事情早就從他和群臣的衝突,轉變為萬曆和大臣的對峙。小皇帝現在是不蒸饅頭爭口氣,哪還管以後怎樣!他讓人帶話給張居正道,先生就算要走,也得等此事平息以後。但現在不能走,否則朕的權威何存?

張居正徹底傻眼了,小皇帝這是在玩火啊!古人早就說過,防人之口甚於防川,吳中行艾穆等人之所以甘冒奇險犯顏上書,就是因為他們牢牢的佔據了道義——國朝以孝治天下,不回家守制就是不孝,不孝之人,安能號令天下?所以才會得到這麼多的支援,除非把儒教取締,把讀聖賢書的人都殺了,否則怎麼堵得住天下悠悠眾口?

沒人的時候,張居正也曾自省,這件事的處理上,他和皇帝都有失誤。於自己,是一時腦熱,皇帝流lu出挽留之意後,又心猿意馬,指望著大臣能乖乖聽話。誰知道判斷失誤,反對的聲音驟起,一下子弄巧成拙,智取變成了力鬥。於皇帝,就是太過毛躁偏執,太相信皇權的威力了。殊不知,他雖然坐在他祖先坐過的寶座之上,都被稱為萬歲,然而世易時移,如今的皇帝,哪裡還有太祖皇帝那樣的權威?

要知道,太祖皇帝之所以有無上權威,一言一行皆被視為百世不易之法典,是因為他作為開國君主建立了本朝,作為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同樣是他一手設立的。用韓非子的說法就是,‘法術勢’合一,自然可擁有無上權威,想取消宰相就取消宰相,想撤掉行省就撤掉行省,毫無約束的行事。

然而萬曆皇帝算什麼?他不過是命好投生在皇家,僥倖成了皇位繼承人。繼承皇位後,固然可以得到無可動搖的正統xing。這讓皇帝在任何叛逆之舉面前,都是道義本身。然而皇帝並不是本身就有權威的,他必須在方針大事上作出正確的決策,來樹立自己的權勢,除了難度要小很多之外,xing質與普通大臣並無二致。

而萬曆在沒有樹立權勢之前,就先想著強調自己的權勢,更糟糕的是,這還不同於世廟所堅持的。國朝以孝治天下,在天下人看來,世廟堅持繼統不繼嗣,是完全站得住腳的,所以才會有支持者加入進來,幫他打敗了強大的文官集團。然而萬曆皇帝所堅持的,卻是完全非道義的……以孝治天下,說白了,就是太祖皇帝為了後代子孫能坐穩江山,才要求天下人都做孝子忠臣的。現在萬曆的決定,在眾臣眼裡不啻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