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七八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太監引you在先的事實明盤,人們都還以為是先帝生而yin穢呢。”韓楫蓋棺論定道:“真相是謠傳的天敵。我們把馮保等人的罪行揭lu出來,才能減輕人們對先帝的非議,這才是在維護先帝的聲譽啊!”
“嗯……”高拱被說服了,點頭道:“這一條可以留下。”頓一下道:“但馮保矯遺詔這一條,必須要改掉。”先皇的遺詔,就是命“內閣大臣與司禮監同心輔助幼主,的那一份,自從邸報上刊出後,頓時引起朝野大譁!
就連向來以保守著稱的左都御史葛守禮都看不下去了,他公開抗疏道:幾位閣臣趕到乾清宮時,隆慶皇帝已經昏mi不醒,這份遺詔是不是先帝親口所言就很成問題:第二,大明開國至今兩百多年,從沒有宦官與內閣大臣同受顧命的先例。洪武皇帝開國之初,就規定宦官不得干政,甚至定下了宦官干政處以錄皮的酷刑。一生小心謹慎的隆慶皇帝,怎麼可能在臨去見太祖之前,定下這條有違祖制的遺訓呢?第三,既讓司禮監與內閣大臣同心輔佐,而當時的司禮監掌印是孟和,也不是馮保,為何那一日在隆慶皇帝病榻前,卻又只有馮保而沒有孟和。然後新皇帝一登極,就下旨把馮保扶正。年幼的皇帝剛剛失去父親,哀痛方深,國家那麼多大事都沒有心思處理,怎麼可能偏偏去考慮一個太監的升遷之事?如果說是先帝因為太子年幼,放心不下的遺訓,那麼已經病重不是一天兩天,為什麼事前沒有安排?
他的質疑很有代表xing,也讓人無從辯駁。可以說,當時正直的官員,無不義憤填膺。因為這裡面確實有太多的疑點,足以讓人相信,這份遺i可能是矯詔。
所以高拱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陣肉痛韓楫十分肯定道:……師相天下士林最不能容忍的便是這條,若能就此上疏,百官必然積極響應。到時候馮保就不是下臺的問題了,足以抄他九族!”
眾人齊聲附和贊同,高拱卻沉吟不語,作為主要好當事人,他對此事的懷疑和憎恨,比任何人都濃重。然而當時兩位娘娘就在帝側,如果說是矯詔的話,她們也一定參與此事或者至少知情默許。現在皇帝還小,替他行使權力的,正是兩位娘娘。如果用矯詔的罪名去彈劾馮保,兩位娘娘一定會為了自保,而力ting馮保的,甚至會引火燒身,打虎不成反被虎傷,這種事決計不能做。
慮及這一層,高拱決斷道:“此事雖甚為可疑但無實據。這次彈劾就不必提及了。”
“真要放過他的矯詔之罪?”眾人失望道。
“不,只有這個罪名才能置他於必死之地。”高拱搖搖頭,攏著鬍子道:“但不能提及先帝遺詔,而要把火力集中在小皇帝登極後的那道中旨上,矯詔的痕跡更為明顯,還沒有那麼多關礙!”
“師相所言極是”話說到這個份兒上眾人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再無異議道:“就按您的方略行事!”於是分配任務,誰打前鋒,誰坐中軍,誰打策應誰來殿後,一切都如真正的戰爭,調兵遣將,確定戰術。大事議定之後,高拱沉聲道:“兵貴神速、事不宜遲,兩天後就是初一大朝一切要在那天見分曉!諸位辛苦一點,今兒就不要睡了,明早就打出第一bo彈章。為提防司禮監把奏章留中不發要同時準備正副兩本。正本送進宮中,副本送到通政司。老夫這邊也會派人催促讓馮保無法拖延!”說著站起身來,聲調ji昂道:“此役我們已經勝機在握,只要各位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除君側之惡,正天下人心,為新朝開一好頭,就在此時了!”
“敢不為師相效死力!”眾人紛紛起身抱拳道。
在一片昂揚的氣氛中,眾人各自分頭題寫奏本去了。首輔值房又只剩下高拱,他已經褪去〖興〗奮之sè,反覆推敲整個計劃,感覺在如此縝密周全的佈置下,不愁馮保有什麼辦法。
馮保已經沒什麼好擔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