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三九章 聚和堂上,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了餘寅的話,沈默溫和笑道:“先丅生說的是,敢問您與前者有何不同?”
“張臬失之操切,還沒犁地就想種莊稼。”餘寅緩緩道:“當然發不出苗來。”
沈默正è道:“願聞其詳。”
“如果把贛南看成個池子。”餘寅慢條斯理道:“山民就是水,賴清”便是魚,之所以難以剿滅,是因為魚在水中對官軍來說,水太渾太深,但不妨礙魚的來去自如,所以才難以下手。”說著望向沈默道:“要想徹底解決贛南的問題,關鍵在於治水,而不是捉魚。”
“水至清則無魚。”沈明臣出言笑道:“就是這個道理。”
“你那是歪用。”沈默笑道:“不過恰如其分。”
沈明臣得意笑笑,把話頭讓給了餘寅,就聽後者道:“先把山民安撫住,叛逆便如離水之魚、無土之木,對付起來就容易多了。”
還是剿與撫的選擇,歷代統治者,在對待叛亂時總是會面臨這兩種選擇,或者取其一、或者並行之,這沒什麼稀奇的。沈默點點頭,深有感觸的領首道:“是啊,張臬的經歷已經證明,如果單純用武力平叛,猶如,入淵驅魚,、,入叢驅雀”難以成功,而且會加大與畲民的摩擦,使其投向叛軍,難免終成大患。”
“大人所慮極是。”餘寅點下頭,緩慢而有力道:“畲人與叛軍同屬一族,賴清規等人ri夜誘之,因其同類,極易勾連為患;但畲人又與叛軍不盡相同,他們之間也存在著許多矛盾……,恍如,畲族人只務農業,但因為叛軍招來了官軍,使他們無法正常耕種,許多寨子都錯過了農期,一年的收成泡了湯,不可能不恨惹禍的叛軍。”頓一頓,語調帶著自豪道:“而且他們同樣嚮往富足的生活,只要大人能讓他們相信,您可以帶給他們這種生活,便可把他們爭取過來。”
沈默聽得出,他這番言丅論,是建立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絕不是信口開河,便緩緩點頭道:“先丅生說的對,安撫畲民乃是頭等大事。”如果能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爭取畲民,給畲民以好處,他們會趨利而動,不再跟叛軍眉來眼去,這不但削弱了叛軍的實力,而且斬斷了為他們通風報信的耳目,陷其於被動,掌握平叛的主動權。
“若大人真想徹底平定贛南,而不是平而復反,請不要像過往那樣,僅僅為了平亂而安撫。”餘寅望著沈默的眼睛,言辭懇切道:“畲民的智者沒有那麼好騙,你是真心實意,還是虛與委蛇,他們都能感覺的出來,只有拿出十分的誠意來,才能換得他們向朝廷飯依。
沈默聞言鄭重的點頭道:“本人謹記先丅生的教誨。”說著抱拳道:“請問先丅生,本人該如何去做?”
“憑您的良心去做,一視、同仁。“餘寅緩緩道:“朝廷以王者無外,有生之民,皆為赤子,何畲漢之限哉?何勝負之言哉?”他故意把,一視同仁,四個字,分成兩截,全用重音,便是要強調畲民也是大明子民,應該向對待漢人一樣對待他們,如此才能以最大限度的仁愛耐心對待他們,而不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沈明臣插言道:“是啊,蠻夷戎秋氣類雖殊,但其就利避害、樂生惡死,亦與漢人同耳。御之得其道則附順服從,失其道則離叛侵擾,固其宜也。”
餘寅點頭道:“若視之如草木禽獸,不分減否,不辨去來,悉艾殺之,豈作父母之意哉?”
一直沒說話的王寅,給出一句話總結道:“即使對之克捷有功,亦乃君子所不與也。”
沈默不由笑道:“三位倒是統一意見了。”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沈明臣哈哈笑道,其餘人也跟著笑起來。
沈默接受了餘寅的意見,並給出了對他的評價:“真乃國士也!”
沈明臣便朝餘寅擠眉弄眼,顯得開心極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