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七四章 新官上任 (中),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禮部接下來,有兩件大事要辦好,一是重開經筳,一是皇太子的冊封大禮。
這兩件差事,說起來並不難辦,禮部這邊,有全套的規制,依葫蘆畫瓢,保準錯不了。可在當下這個節骨眼,卻又真得很難辦。原因無它,朝廷沒錢,內閣早就曉諭各部,必須厲行節儉,縮減開支……偏生這兩個差事,全都得花大錢。
先說經筵之創設,本意是命飽學大臣,給皇帝講經書學問、治國之道,但發展到後來,竟成了一種隆重的儀式,繁文縟節不必細說,且極盡奢華鋪排之能事。根據文獻記載,嘉靖皇帝登基後,第一次開經筳時,統共花費了近四十萬兩白銀……除了購置價值連城的行頭擺設外,給侍講百官的賞賜也佔了大頭。之後一年春秋兩次,因不用再行購置,減到了二十萬兩左右,賞賜依舊。嘉靖皇帝后來停止經筳,雖主要是專心修道,無暇他顧,卻也是為了省下這筆開支。現在要重開中斷三十年的經筳講學,肯定要產生一大筆初始費用,內閣肯定是不願意的。
至於皇太子的冊封禮,隆慶帝乾脆下了手詔,要求比照嘉靖時冊封皇太子的嘉禮,禮部一查三十年前的記錄,好傢伙,花費一百萬兩讓人平白倒吸一口冷氣。
“考慮到三十年來,銀價下跌、物價上漲的因素。這兩項,如果全按照規制擬出來,”殷士瞻皺著眉道:“至少花費一百五十萬兩,內閣肯定不會批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他又道:“部堂可知,廷推那天的朝會後,皇上當眾叫住高部堂,是為了什麼事兒嗎?”
“什麼事兒?”沈默雖然知道,但還是不動聲色道:“當時皇上和高部堂都沒明說,我也沒再打聽。”
“原來是皇上給戶部寫條子,要從太倉中撥款,為後宮購買一些珠寶首飾,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撐破天不過幾萬兩銀子。”殷士瞻為尚書大人講述道:“可高部堂的回答,您也聽到了,他竟說:‘皇上買可以,但戶部不能出錢。’讓皇上好沒面子。”
沈默點點頭,表示明白他的意思了……高耀之所以敢不買皇帝的賬,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而是因為國朝的財政制度使然——戶部的錢是朝廷的,皇帝無權任意使用,即便要用,也得經過戶部尚書和內閣首輔的層層審批,還要詳細說明,這錢的用向,以及歸還的日期。
所以高耀不給皇帝批款,絕對合法。至於為何這麼敢這麼幹,顯然他不是一個人……
因此歷代皇帝的花銷,大都是動用內帑,也就是皇家的收入,除非實在揭不開鍋,一般是不會去戶部找不痛快。
隆慶雖然平庸了點,但腦子絕對沒問題,他找戶部要錢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內庫裡實在是分文不剩了——皇家的收入主要來自礦山、鹽鐵等專營專利,但隨著大明私營業的蓬勃發展,這些宮產深受擠壓、日漸萎靡,加之層層剝皮之後,能進入內帑的銀兩,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原先內庫還有些積蓄的,但他爹嘉靖是個能花錢的主,求長生、養道士、建宮觀……這些費錢的營生,早就把庫裡的錢花得一乾二淨,還得時常向戶部伸手。當然以嘉靖皇帝的權威,大多數時候,朝廷是要乖乖給錢的,可也讓本就捉襟見肘的大明財政,愈發的難以為繼,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財政安排。
現在新君一登極,就跟戶部要錢,高耀和徐階一合計,不能開此先河,得堅決的頂回去,以免皇帝養成向朝廷的習慣。
隆慶這邊也很鬱悶,他在潛邸時,日子就過得很緊巴,且為了塑造艱苦樸素好皇子的形象,他的老婆們也都幾乎沒什麼像樣的首飾。現在終於當上皇帝了,他覺著自己有必要好好補償一下妃子們,誰知跟太監一問,內庫竟然沒錢,只好跟外廷要,結果又碰了釘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