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六四章 君父臣子(上),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贄的話,會場中靜悄悄的,無論是大師大腕們,還是顧憲成、趙南星那些年輕的太學生們,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就連值房裡的嘉靖皇帝,滿以為自己本應該憤怒才是,卻偏偏也……思考起來。
如果說王世貞的話像火,帶來了狂熱的喝彩;李贄的話就像冰,讓大家冷靜的思考起來。
給了大家一點緩衝,李贄的聲音繼續響起:“三代之前的君王,大都明白這個道理,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先造福黎庶,後享天下奉養,堯、舜、禹、湯、周文等古來賢君皆是如此,故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
“後之為人君者,但凡明白此理,必開創一番承平盛世,留下千古芳名。諸如漢之文景,唐之太宗、宋之太祖、仁宗;其中又數本朝最多,太祖、高祖、仁宗宣宗憲宗孝宗,以及當今聖上,都是明白此理的,故而本朝之安寧強盛,遠超前代。”話鋒一轉,他又道:“但其餘數百位皇帝,卻大都如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視天下為家產之情,不覺溢之於辭。但有此心者,必置百官如家奴,視百姓為草木。其實天下蒼生,誰不想視君王若父?畢竟父雖嚴厲,但對其子大都親之愛之恤之;無奈罕有君王將百姓視為子女,卻大都視為刀俎待割之魚肉!既無親恩,又無率養之情,百姓怎還能實君若父?這才是三代以降,我華夏亂運始終的根源吶!”
“至於當今聖上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具有成為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君王的潛力,他象漢宣帝一樣做事努力認真,象光武帝一樣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樣英武無敵,象唐憲宗一樣能夠消平各地藩鎮叛亂,陛下還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總之象這些可取的優點,無論哪一項,都能在當今的身上找到。豈是德高於才的漢文帝可比擬?遙想當今初登大寶時,即剷除積弊、革新政事。很快便一掃正德朝之穢氣,還天下以太平!那時候風調雨順、國庫充盈,天下人都很高興,說終於可以享受盛世了。無奈最近這些年,陛下為妖道所惑,竟迷上了修玄,一時忘掉了為君的道理,結果國事日頹、每況愈下……”說到這,他已是淚溼衣襟,朝著西苑方向叩拜,泣血道:“君父知否?天下百姓如飢寒待斃之嬰兒,皆是您的孩子,只要您能想起為君之道,不再沉迷於齋蘸,對臣民恢復父親般的愛護,百姓也會死心塌地的忠誠擁戴陛下,則聖上必重回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明君之中,也使得臣下能洗刷數十年諂媚君主之恥,讓他們置身於皋陶、伊、傅這樣的賢臣之列,上下便可萬眾一心,其利斷金!承平盛世!指日可待啊……”——
分割字數絕對夠了,另外有話說:為了寫好這場辯論,我已經失眠兩個晚上了,估計今晚也要搭上。躺在床上就是三公槐的唇槍舌劍,就是歷史上的先賢灼見。這兩天我的腦子裡,全都是這場辯論,時間全用在翻看資料上了,雖然沒數,但三十幾份、二十多萬字是不誇張的。
雖然可能依然不入大家法眼,但這已經是我的最高水平了,說嘔心瀝血雖有點誇張,卻真是我此刻的感受。突然間很想要點月票,鼓勵一下自己,不然可能會失落的難受,因為我知道在起點這樣寫書,真的很怪異。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