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二二章 絕命書 (下),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就相信,只有超脫了一般士大夫的功利心,完全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到明、蒙關係,才能跳出‘你死我活,的賓臼,走出一條新路來。
以沈煉的看法,朝廷解決邊疆問題的重點,在於內外兼修,對內要整頓衛所、剷除毒瘤,提高戰鬥力,至少能抵擋住蒙古人的進攻;同時為邊疆百姓創造寬鬆的生存條件,對板升叛民也要一視同仁,尤其不要追究連坐,這樣才能增加邊疆百姓的向心力,使蒙古人失去耳目幫兇,此消彼長,對大明的危害自然降低。
沈煉說,在對內政策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蒙古人必然會以謙卑的語言來叩關求通好,貢獻禮物請求互市,這噠候應該要抱有尊重安撫的態度,不要欺辱他們,答應他們互市的要求,接受他們的禮物。如果盲目拒絕、粗魯對待,只能激化雙方的矛盾……一國之主政者,不應謀因為無謂的意氣之爭,而做些有害無益的蠢事。
要知道,我們答務互市的根本目地,不是得到他們的牛馬,甚至不是為了消弭戰爭,而是希望他們能向我們靠攏,與我們書同文、車同軌,尊奉我們的禮樂教化。
如果以禮文仁德招徠他們,賜給他們典籍,那麼漢家的禮文儀節、典章制度、政治法規,便可進入從來不曾到達的草原地帶,使他們誠心歸附。到時候無需百萬大軍、十萬鐵騎,他們就會提壺簞漿、以待王師,願意倒戈投降,這是多少兵馬都做不到的。
沈就十分歎服老師的見解,但他已經不是初到貴地、兩眼一抹黑,對什麼都不太清楚時杭了,他現在是一個有著豐富政治經驗,對國政大事有著清醒認識的,還算成熟的政治家了。
所以對任何事情,哪怕是老師的遺書,他都有自己的看法,絕不會盲目相信。奮沈就看來,老師的看法絕對是劃時代的,要比那些士大夫盲目的‘漢韃不兩立”人性的多,也實際的多。
但坦白的說,老師的看沽還是太主觀了一一或者說在一個致命的問題沒法解決之前,他的美好願景就永遠無法實現。
雖然有些刺耳,可沈就現在愈發相信,‘人民意志,這種東西,儘管有時可以翻江倒海、改朝接代,但絕大多數時候,是飄渺無力的一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其實是由少數人掌握的,這些人的抉擇,決定了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方式、前進方向,以及大多數人的福祉命運。
所以沈就的目光不僅看到占人口大多數的平民,更放在那決定性的少數人身上……
首先看大多數一一蒙古人戴著皮帽、穿著皮袍,以氈包馬背當作帷床,像風馳鳥飛一般,賓士在長生天之下,草原隔壁之上,這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他們的信仰。
設想一下,如果叫他們穿上大紅禮服,戴上黑色禮帽,用中原繁瑣的禮儀限制他們,教他們如何按禮步趨行,就像給自由的靈魂套上枷鎖,必會使很多人飽受桎梏,感到折磨,最重難以接受中原的禮儀。
歸根結底,沈就並沒有沈煉的那種,對自己文明的由衷自豪感一一這不是說沈就對華夏文明沒有自豪感,事實上,他對先秦百家、漢唐雄風無比的嚮往和驕傲。但華夏文明在一個階段上秩定了太久,到現在無比成熟的同時,又隱隱散發著腐朽的氣息。隨之而來的,是華夏文明的向心力和吸引力的降低,沈就不相信僅憑著文明的力量,便可使蒙古人歸附。
當然,他也不會妄自菲薄,因為像大明這種極度成熟的文明,向來不會缺少擁躉……他相信只要朝廷對蒙古保持懷柔寬容,會有很多貴族與平民,告別逐水草而居,喝酥油茶、吃乳酪的生活方式,遷居到內地舒適的房屋之中,貴族們會習慣聽《雅》、《韶》之樂,老百姓也不願再回到顛沛流離的遊牧中。
但那樣的話,便如方才所言,真正可以決定民眾命運的上層人士,卻會感到無比的痛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